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保护黑土地,干得更来劲(我们的2020)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人民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这么多年积攒的成就感,都在这黑土地上。”冬日里,出了屋,一阵冷风仿佛能把人冻透,可说起2020年的奋斗与收获,吉林省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立刻来了兴致,带着记者来到梨树县梨树镇高家村一块200多亩的玉米试验田。秋收时,试验田里挖了个约一米见方的土坑,用来展示土壤剖面,眼下坑底已是积雪。

  “黑土都这么深啦。”王贵满下到坑里,手在距地表40多厘米的土层边比画着,试图把黑土和深层黄土模糊的交界线呈现得更清晰。

  这块试验田曾叫“破皮黄”,有些地方快露了黄土,2007年这里开始了一场新耕作方式——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技术试验。试验之初,王贵满就认准了这是保护黑土地的好法子,试验田一种就是14年。

  “在这之前,黑土薄不说,土壤还板结,玉米根儿只能在地表‘摊煎饼’。现在1米多深都能见到玉米根系,这田成了地道的高产田。”王贵满用脚轻磕土壤剖面底部的土,在1米多深的土层里,玉米细小的根须丝丝络络显露出来。土壤剖面还有不少比小手指略细的孔洞,那是蚯蚓的杰作——连续多年监测数据显示,试验田土壤表层有机质增加了20%左右,每平方米蚯蚓的数量达60至100条,秸秆覆盖减少土壤流失80%左右。

  “保护黑土的耕作模式,咱起步不是最早的,却是坚持得最好的。”王贵满一脸自豪: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技术不断完善发展,形成了远近闻名的“梨树模式”——截至去年,这种模式在梨树县已推广200多万亩,在吉林省已推广了1800万亩。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

  梨树模式受到总书记肯定,这让王贵满备感振奋,觉着10多年坚持推广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技术特别有意义。他在县农技总站工作了37年,其中担任站长25年。2020年11月,60岁的王贵满办理了延迟退休手续,他说:“这两年正是梨树模式巩固提高的关键时期。”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王贵满意识到,梨树模式升级、推广成了最为迫切的工作。去年,梨树镇种粮大户张文镝在他鼓励下,第一个干起了“现代农业生产单元”的试验:以300公顷土地相对集中连片为一个单元,配套一台六行条旋机、免耕机和收获机,完成从种到收的全部作业。

  王贵满说,“现代农业生产单元”是梨树模式的升级版,在于探索梨树模式现代化、标准化的作业方式,同时配套“收益保险”,保证农民规模经营收益。

  “以前是两垄的小农机,5台机器、9个人、15天种完这300垧地。”张文镝对比说,去年升级到六垄大农机,3个人就够,条旋机、免耕机在田里先后走一遭,玉米就种完了,一天的人工费就能省下近2000元。有了先进设备,张文镝不再像往年那样为找不到好的农机手犯难,“以前没有好的农机手,垄距有宽有窄,秋天收割机作业都费劲。”

  在王贵满看来,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专家团队汇聚梨树,成就了梨树模式。“他们带来了新技术,咱有了技术的靠山。”王贵满知道,稳定的试验基地是科研单位的战场,为此他跑合作社、找农户谈,努力为科研团队流转出连片的试验田。到去年,在梨树搞研究的科研团队从最初的40人壮大到130人,其中包括88位农学博士。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也涌现出推广研究员7人、高级农艺师23人。今年开春,梨树县推出10个县级“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同时乡、村两级也推开。

  从去年冬天以来,王贵满一直忙碌,“看着小苗从全是秸秆覆盖的地里冒出来,最幸福。”他说。

(记者 祝大伟 刘以晴)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新闻
一个种粮大户的“惊”后之“喜”

在哈尔滨市巴彦港镇五星村程显义家院内,玉米通过传送带进入玉米架子(11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徐凯鑫 摄   一个种粮大户的“惊”后之“喜”   在哈尔滨市巴彦港镇五星村程显义家院内,玉米被储存在玉米架子内(11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徐凯鑫 摄   在哈尔滨市巴彦港镇五...

特区精神:敢为天下先 勇当“拓荒牛”

“拓荒牛”雕塑已成为深圳特区的一个文化地标。新华社发   厦门市湖里区海峡设计文创园里的创业青年。新华社发   汕头市澄海区某公司装配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新华社发   珠海横琴一角。新华社发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旅游业迎来更快发展。新华社发   “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激励干部群众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

特殊之年的丰收答卷——来自国庆假期秋收一线的报告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新冠肺炎疫情、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东北连续台风侵袭,今年的丰收来之不易。   “十一”国庆假期,适逢秋收,从东北平原到中原大地,再到洞庭湖畔,各地忙秋收,特殊之年的丰收答卷徐徐展开。希望的田野上,五谷丰登,端牢中国人自己饭碗的底气更足。   战“疫”抗灾,丰收来之不易   黑土地上秋收忙。这几天,黑龙江省富锦市种粮大户柳军力...

“吨粮田”今昔变

新华社兰州9月27日电 题:“吨粮田”今昔变   新华社记者王博、何问   甘肃省临泽县平川镇高维福家的冬桃还有一个月就成熟了。果子沉甸甸地挂在枝头,正慢慢变红。高维福说,采摘时一亩地10个人都忙不过来。   与市场打了20多年交道的高维福深谙“错峰上市”之道。冬桃采摘后不急着销售,先放在冷库储存,等到元旦前后再卖到南方去。   一亩地能产多少冬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