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蜕变 成为“小台柱”
位于思明区中山公园西门的南音阁,是许达妮南音之路第二站。在这里,她实现华丽蜕变。2015年,进入厦门市南乐团的第二年,许达妮参加第十二届福建省“水仙花”戏剧奖比赛,获专业组表演银奖。2016年,在南音《清曲雅乐》中,她清唱的《蝶恋花·春怀》荣获“第六届福建艺术节·第3届音乐舞蹈杂技曲艺优秀剧(节)目展演”表演一等奖。舞台中,许达妮渐渐成长为团里挑得起大梁的“小台柱”。
许达妮南音之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属在金砖厦门会晤文艺晚会节目《南音随想》中的表演。当晚,她化身“大唐公主”踏着音符出场,一声古唱腔如经一方圣水浸润,划破天际……为了《南音随想》中这短短几十秒,许达妮付出了三四个月的努力。不过,有道是苦尽方有甘来,这华美的一瞬,令世界为之惊艳!许达妮说:“很荣幸让南音走出厦门、国门,登上国际舞台。”
用心传承 观众变Young
作为一名南音人,许达妮深感责任重大。“前辈们都把南音传承当成自己的使命,思明这座老城区也通过举办‘思明杯’南音大会唱等多举措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许达妮希望能像前辈一样,让更多人爱上南音。
许达妮向孩子们展示南音魅力。
许达妮积极参与南音传承工作。她走进学校,用“活起来”的南音艺术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将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他们心中;走进社区,为老人演绎悠扬的南音乐曲……“这几年,观众也‘变Young(年轻)’了!有小学生、大学生专程来看南音表演。”许达妮对此感到开心又自豪。
回顾十年思明生活,许达妮告诉记者,学生时代她住在海边,感受到厦门的开放与包容;来到思明,则感受到老城区的风土民情、近邻文化。“我们赶上了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好时代,思明更为我们提供了展示的大舞台。”(记者 陈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