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2月2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日前,第四届福建省曲艺丹桂奖大赛评奖结果公示,厦门市南乐团节目《阮兜红砖厝》获专业院团组节目奖一等奖,来自思明的95后许达妮在其中担任主唱。
在南音舞台上,许达妮这名“小姑娘”一直是个耀眼的存在,思明则是她圆梦的地方。在思明十载,零基础的她蜕变成“小台柱”,成长为南音传承者。她也在回馈这方土地,让古老南音焕发新活力。
南音之旅 从思明出发
许达妮的姑姑曾是厦门的一名南音琵琶乐手。2011年,坐落于曾厝垵的厦门艺术学校南音班时隔15年再次招生。“思明传统文化积淀深厚,也是培养南音人才的沃土,我姑姑鼓励我报名。”许达妮说。当时,声音好、形象佳的许达妮在一百多人中脱颖而出,在思明开启南音之路。
初学南音时,许达妮进步较慢。南音曲子分叠拍、一二拍、三撩拍、七撩拍四个难度等级,许达妮仍记得学一二拍的《孤栖闷》时的“崩溃感”。后来,她摸索出一套学习方法——老师念字,她注音;老师唱,她录音。学习之余,她将录音反复听、不停练。
从零学起的难,只有许达妮清楚。她经常激励自己:“舞蹈生练形体,戏曲生练毯子功。我们只要弹唱,比他们舒坦多了。”求学期间,许达妮主修唱腔,兼修琵琶和三弦,成为一名专业的南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