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5月18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今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在厦门的博物馆里,有一批特殊的收藏,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革命文物。
记者从市文旅局了解到,革命文物主要指见证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独立和争取人民自由的英勇斗争,见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光辉历史,并经认定登记的实物遗存。
日前,福建省文物局公布了我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其中厦门经核定公布的可移动革命文物共6件(套),均收藏在我市的博物馆内,分别是厦门市博物馆收藏的1940年德化窑“胜利第一”题款瓷茶壶、民国厦门市儿童救国剧团铜徽章、厦门儿童救亡剧团肩章、民国刘惜芬用过的注射器(附铁盒);同安区博物馆收藏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党徽椭圆形木印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烈士陈仙查使用的蘸水笔。
记者从厦门市博物馆了解到,藏于该馆的这批革命文物除1940年德化窑“胜利第一”题款瓷茶壶外,其余3件(套)都陈列在“厦门历史陈列”展厅,市民游客可免费参观。厦博还计划于近期举办红色专题展览,届时会将这4件(套)革命文物统一对外展出。
【点击】
1940年德化窑“胜利第一”题款瓷茶壶
现藏于市博物馆的1940年德化窑“胜利第一”题款瓷茶壶,是国家三级文物。
据厦门市博物馆介绍,该茶壶整器施白釉,壶体胎质洁白坚实,为民国德化窑出品。壶身一面以绿彩绘山水图,远山层峦叠嶂,小舟泛于湖上,配以近处树丛凉亭,情境悠远,根据盖顶落款可知此景致为仿“八大山人”之水乡胜景。另一面以墨彩隶书写“胜利第一”,楷书落款:“郑世安同学存念,弟陈昌祺赠,民二九(1940)春”。
据史料载,陈昌祺,为民国时期监察院职员。此壶定制于1940年,正是抗战最艰难时期,壶上所书“胜利第一”正是对战争胜利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