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藤香林用顶相画技艺绘制的凤凰。
内藤香林(右)向陈秀卿赠送他的禅画作品集。
厦门日报讯 三百多年前,隐元禅师带着中国文化东渡日本,开创了黄檗(bò)文化。三百多年后,2015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讲话时,就提到这一历史事件:“我在福建省工作时,就知道17世纪中国名僧隐元大师东渡日本的故事。在日本期间,隐元大师不仅传播了佛学经义,还带去了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对日本江户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今,一位日本僧人带着黄檗文化中的代表技艺“顶相画”来到厦门,希望这一技艺能回归中华大地。日前,在厦门佛光书画社,日本禅画僧、日本黄檗宗西园寺住持内藤香林,在日本一般社团法人、黄檗文化促进会理事严曾平的陪同下,带着十余幅新创作的绘画作品,与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秀卿等进行交流。在厦期间,内藤香林还向记者讲述,隐元禅师当年从厦门出发东渡日本后对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
明末清初 隐元禅师从厦门去日本
重振日本佛学 带去福建饮茶习俗
十余幅描绘佛祖肖像的顶相画作品一一摊开,纤细流畅的线条,明暗交错的色彩令在场的观众惊叹不已。“你们看,就连胡须、皱纹都那么写实逼真,可见手法的精妙。”陈秀卿说。内藤香林表示,这是他花费半年时间呕心沥血所作,这次在厦门的交流活动是这些顶相画作品第一次公开展示。
提起顶相画,就不得不说到将此技艺从中国带入日本的隐元禅师。明末清初,隐元禅师和弟子一行三十余人从厦门出发,乘坐郑成功的商船抵达日本长崎,令黄檗宗在日本落地生根。“隐元禅师一行在长崎、东京、京都等地传播佛学经义,在京都黄檗山万福寺延用明朝佛教礼仪,极大程度重振了当时的日本佛学,甚至当时日本有一种说法是:若你不是黄檗僧,你就不是僧人。可见隐元禅师和黄檗宗的地位之高。”内藤香林说。
隐元禅师和弟子同时还带去了绘画、书法、饮食等中华文化和先进科学,这些统称为黄檗文化,为江户时代的日本吹入一股新风,更潜移默化影响着当代日本的方方面面。内藤香林告诉记者,在文化方面,日本的油画、水墨画,甚至享誉世界的日本浮世绘都受到黄檗文化的影响,即使三百多年过去了,现在日本的著名画家仍运用黄檗文化的绘画技艺。
隐元禅师一行还带去了印刷术以及如今日本新闻出版普遍使用的明朝体。有趣的是,在饮食方面,隐元禅师引入了福建饮茶的习俗,后来发展成为煎茶道;隐元禅师还带去了四季豆、西瓜等农作物,因此日本人称四季豆为“隐元禅师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