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0月17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朱黄)永远激情燃烧,永远澎湃昂扬。
他,上过央视百家讲坛,有着陈嘉庚纪念圣地讲解第一人之称,是个退休了还“退而不休”的宣讲讲师。
生于1947年的林忠阳,毕业于鼓浪屿福建工艺美术学校,1991年在集美陈嘉庚纪念胜地从事宣传接待和导游讲解工作,一讲就是16年,以声情并茂的讲解,赢得了中外游客的一次次赞赏。
退休11年来,他给近30万人次的市民做过讲座,分享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大爱的嘉庚精神。
情怀,为祖国母亲落泪
无论身处何方,只要一说起陈嘉庚,林忠阳总是充满感情,声情并茂地讲述,让人仿佛和他一起置身鳌园,进入了陈嘉庚的精神世界。
他仍记得,2007年3月19日,自己带着36位华侨走进了鳌园。那天恰好是他60岁的生日。
向海外华侨讲述祖国母亲时,林忠阳落泪了,“不管离家千万里,祖国母亲心中记”。那一刻,他想起自己6岁那年,母亲为了给弟弟买牛奶,抄近路从退潮的海水中趟过,结果一脚踩进深坑,永远消失在海中。“我一生都在追思母爱、追忆母亲,我们每个人只有失去了母爱,才会觉得母爱的珍贵。只有远离祖国、备受艰辛和磨难的海外华侨,才能更真切地感悟到祖国母亲的情怀。所以陈嘉庚不管走到天涯海角,他永远都会记住太阳升起的东方,就是我们的家。”林忠阳动情地说道。
那一年,时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的张长明一行到集美参观。林忠阳讲解过程中,张长明的兄长张长一手摘下眼镜,一手不停擦拭眼泪。之后,张长明建议林忠阳到《百家讲坛》讲述嘉庚精神。
在央视屏幕上,林忠阳和厦大教授易中天教授坐而论道,给全国观众带来了精彩对话。
人生,因陈嘉庚而改变
2007年,已在鳌园讲了16年陈嘉庚的林忠阳即将退休。回忆起16年前的第一次讲解,他怎么也无法想象,自己的人生,会因这位伟人而改变。
1991年,他被调到集美陈嘉庚纪念胜地从事讲解工作。他并不认为自己做讲解员是大材小用:上学期间,为了省下五毛二的车费,常步行五六个小时从同安走到思明;青年下放到闽北、闽西,多舛的命运,让他一次次放低人生的期望值,也更加珍惜眼前的机会。
在这之前,林忠阳对陈嘉庚所知不多。为了解陈嘉庚的生平事迹,他一有时间就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起初,对于游客的提问,他常回答不上来。为此,他四处拜师学艺,向陈嘉庚的亲族、专家,甚至是游客等虚心请教。了解得越多,他越是沉迷于陈嘉庚的世界,相关的资料早已烂熟于心。
林忠阳的讲解对象,既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更有普通游客。2004年7月,他被中宣部等部门联合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进工作者”殊荣。
退休,为无数单位讲解
2007年,林忠阳退休了。
退休之前的最后一场讲解,听众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第二年,他接到了来自呼伦贝尔的电话,电话那头,该市市委宣传部的人诚恳地邀请他:“林老师,我知道您退休了,但还是希望您能来我们这里,再给我们讲讲陈嘉庚先生。”
那是他退休后第一次“工作”。上午9点开始的讲座,到了12点,台下的人还不肯离开。那一次,他一共讲了13场。回到集美,他的嗓子发不出声音了,入院住了一个星期。
那一年,他还走进了陈嘉庚先生生活和工作过的新加坡。带着国旗,林忠阳给台下的华侨讲述了陈嘉庚在故乡的晚年生活。
2007年退休,至2018年,林忠阳先后为2000多个单位讲解授课,听众将近30万人次,听众最多的一次,达4000多人。
离开了鳌园,林忠阳步入了更大的舞台。在他看来,传统文化博大浩瀚,自己从中受益无穷,如果不传播出去,将是一种遗憾。“用一生的毅力,实现人生的忠诚。陈嘉庚是我人生的标杆。”
生命不息,林忠阳还将继续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