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 带动家社传递能量
“叔叔阿姨,这是垃圾分类的宣传材料,我们一起行动吧。”在同安区常青路一带,一群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沿街店面、走进社区向店家和居民分发垃圾分类宣传材料。拿到宣传单,居民们立马学习了起来。自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同安区的学生们,走出了校园,走进了社区,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除了“走出去”外,“请进来”也是垃圾分类工作向校外推广的有力举措之一。在启悟中学,他们通过召开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宣传垃圾分类工作,分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带动家长参与垃圾分类行动。
小手拉大手,通过学校带动家庭、带动社会,传递了垃圾分类正能量。同安区祥平街道芸溪社区的洪玉营就感受很深,有时候自己垃圾分类分不到位,6岁的女儿都会一本正经地“教育”自己,“果皮是厨余垃圾,应该放到厨房里的垃圾桶……”
“孩子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及可塑性都很强,他们掌握垃圾分类知识更快,易于养成垃圾分类习惯。现在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孩子,通过教育一个孩子会影响一个家庭,而一个家庭又能带动一个社区,最终促进整个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开展。”同安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吴永红说道。
以点带面教育系统总动员
目前,洗墨池幼儿园、同安第二实验小学、启悟中学等6所学校被确定为同安教育系统垃圾分类工作试点校,将通过以点带面,开展校内教育活动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试点校的带动,该区教育系统力争到今年年底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均达100%。
据了解,今年4月,同安区制定《2017年同安区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决定在教育系统开展“垃圾分类,教育先行”行动,提出了推行体系更加完善、先锋作用更加明显、综合素养更加出色的“三更”目标。各个学校将做到垃圾分类工作“有校本教材、有教学培训、有示范校园、有启动仪式、有志愿队伍、有实践活动、有浓厚氛围、有考评总结”;组织领导有力,硬件配套完善,工作机制健全,课堂教学鲜活,主题实践丰富,宣传氛围浓厚。
为激励先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全体总动员,同安区教育系统提出到今年年底,达到“333”目标,即有3所中学、3所小学、3所幼儿园被评为“生活垃圾分类市级示范校园”,并通过把考评结果与文明学校评选挂钩等措施,推动“333”目标的实现。
此外,同安区教育系统还将评选表彰一批“垃圾分类推广大使”“垃圾不落地践行模范”,表彰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