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屿】
厦门面积最大的无居民海岛,栖息着大批市鸟
除了金鸡亭,鸡屿的知名度也比较高。鸡屿是厦门无居民海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与厦门岛最短距离大约为3公里,与海沧区后井村距离仅约2.5公里。昨日,记者采访一名渔民,他说,从厦门第一码头出发,坐快艇前往鸡屿差不多要20分钟。
鸡屿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是一处天然氧吧。岛上栖息着许多“市鸟”白鹭。乘船经过这座岛屿,远远就能看到许多白鹭或栖息在树上或在岛屿上空盘旋。
外形似海龟,史上曾是军事要塞商贸节点
历史上,鸡屿被称为“圭屿”,是九龙江入海口的战略要地之一。海沧区政协委员、文史专家廖艺聪告诉记者,在海沧民间,鸡屿现在仍被称为“圭屿”或“龟屿”。鸡屿的形状像一只海龟,头部面向鼓浪屿,尾部朝着九龙江入海口。
廖艺聪说,明代时,鸡屿上建有圭屿塔、圭屿城、天妃宫、文昌阁等建筑。圭屿塔呈六边形,在明清时期是海澄县十二景之一,名为“圭塔凌霄”,是当时的海上航标。在20世纪初学者陈万里的闽南游记记载中,圭屿塔基本完好,但后来因为地震等自然原因及传说圭屿塔下有财宝,这座塔损毁。圭屿城、天妃宫、文昌阁等建筑也都已毁灭无迹,但海沧的一些老居民仍然可以指认具体位置。史料还记载岛上有一口甘泉井,涨潮时被淹没,落潮后甘泉井重回地面,其中的淡水源源不绝。
廖艺聪说,史上,鼓浪屿与鸡屿之间的海域叫“圭海”,鼓浪屿靠鸡屿一侧则叫“圭屿脚”。 如今,鸡屿作为无居民海岛被保护起来。海沧区政协委员还曾呼吁,因为鸡屿作为历史上的军事要塞、商贸节点,建议作为“海丝纪念地”,进一步丰富其文化内涵。
【传说】
“爱吃贪睡”背山治理沧江,鸡啼时匆忙放入海中
“鸡屿”又名“溪屿”。传说在很久以前,沧江一带有九条龙时常作怪,海水淹没大片良田,致使沧江一带的百姓无法生活。岸上住着一户人家,姓周名军荣,传说周军荣是天上神仙下凡人间,他决心治理沧江,就上天启奏玉帝。玉帝准奏,即传阎罗王治理沧江,阎罗王领旨后,即刻传“爱吃”“贪睡”两名水鬼背山堵口。他们一前一后背山顺水而流,要到大担岛前面堵口,“爱吃”肚子饿去找吃的了,“贪睡”则就地而眠。“爱吃”吃饱回来后,鸡已经啼叫了,他连忙唤醒“贪睡”,把山放到沧江里。因为他们在鸡啼鸣时匆匆忙忙把山放入沧江,所以这座岛屿就叫“鸡屿”。又因为放在海中央,也叫作“溪屿”。
20处“鸡地名”
思明区:鸡舌山、金鸡亭、金鸡南路、卖鸡巷、鸡罱礁(鼓浪屿)、鸡母山(鼓浪屿)、鸡山路(鼓浪屿)
湖里:鸡山、鸡冠石、鸡母礁
海沧:鸡屿、鸡屿大屿自然保护区、水鸡岭山(天竺山)、鸡冠山(天竺山)
集美:鸡罱山(后溪)、鸡母石山(坂头)、鸡髻塘(后溪)、鸡母山(后溪)
同安:汀溪镇隘头村圭母岫自然村、鸡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