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1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林彬彬 通讯员 洪恒亮 文/图)近日,不少市民收到自己微信“好友”发来的一张“2022级校园舞蹈大赛”的投票图片。那么,这“好友”到底是不是真实好友?“投票”到底是不是真有其事?昨日,厦门警方通过外地案例向市民揭秘这种新型骗术,这张投票图的背后其实是一个陷阱。
“战友 ”微信求助,男子损失两万
11月15日早上7时,外地群众王先生拨打当地110报警称,当天上午看到微信上一位“战友”凌晨2时许发来信息,内容是一张“2022级校园舞蹈大赛”投票图片。看到许久没有联系自己的“战友”发来信息,王先生还没来得及帮“战友”投票,就先跟“战友”聊起来。
没聊一会,对方就提出“请求”:“我想转笔钱给你,你再帮我转给我亲戚,以你的名义转给他,让他知道我也是借来的钱,日后好方便要回。”
得到王先生应允后,“战友”向王先生索要了银行账号,称先把2万元转给王先生,王先生再把这笔钱转给自己的“亲戚”。很快,“战友”发来“转账截图”,称已经转账成功。
可王先生查询了自己的手机银行,并没有2万元到账。这时,“战友”称“银行系统维护,跨行转账有延迟,6小时内才能到账”。
同时,“战友”称亲戚出车祸住院着急用钱,还发了一张亲戚在医院抢救的图片。王先生看到这,想着“战友”亲戚确实“遇上事儿”了,必须赶紧帮忙,就向“战友”索要了其“亲戚”的银行账号,并通过手机银行转了2万元。
但到了当天中午,王先生刷朋友圈时,发现“战友”发了一条“本人微信被盗,勿信、勿扫码”,赶紧拨打真实战友的电话联系,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战友微信账号是这样被盗的
警方扫描这张投票图片中的二维码后,手机页面跳转到两个界面。这两个页面需要市民群众填写的信息有:微信账号、密码以及验证码。警方分析,当市民群众轻易在网页上填写了上述信息后,微信号就被盗了!此后,骗子便可以登录市民群众的微信,冒充市民群众向其微信好友群发“投票”信息。
而且,警方从外地案例发现,在此类骗术中,除了发送“2022级校园舞蹈大赛”图片获取受害者微信账号外,还会以“好友”的名义,编造出“亲戚住院需要用钱”“朋友借钱日后好还钱”等理由向受害者索取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