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信人:王玉芳(湖里区吕厝社区居民)
小时候,我觉得妈妈很抠门。她从小就从不给我们零花钱买零食;饭桌上我们没有把碗底的东西吃完,她总会教训我们;小时候跟她去菜市场买菜,也经常见她跟小贩讨价还价,能省一毛是一毛。
长大后,我慢慢地才懂得,妈妈的“抠门”,满满的都是爱。她从不给我们零花钱买零食,是怕我们吃到坏东西,身体长不好。小时候我们要买文具,她都是二话不说就掏钱;让我们吃饭不要剩东西,是让我们学会节约和感恩;在菜市场和小贩讨价还价,则是勤俭持家的一种表现,希望能够从点点滴滴累积中,为子女创造更好的条件。我年轻时需要买房子结婚,还是她拿出了十多万的存款,我才顺利地买到一套房子。等我把这钱还给她,她又把这些钱拿给弟弟,让他尽快也买房。我们都没想到,她那时候竟然会有那么多钱。回想起这么多年来的“抠门”,原来她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候帮上我们……
妈妈对孩子的爱,永远无私。她在生活方面“抠门”,但在我们的教育上,一点也不抠门。她从不吝啬对我们的表扬,从不苛责我们为什么没有成为“别人的孩子”,还总会发现我们各自的优点,鼓励我们勇敢前进。
现在我还记得,高中分文理科时,我文科读得好,物理成绩差,但又听说文科大学毕业后不太好找工作,学理科更靠谱,更好找工作。我当时陷入纠结,而妈妈只说了一句:“你喜欢什么就读什么,读得开心就好。”其实,当时文理科的成绩已经说明了一切,妈妈的话点醒了我。在我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包括就业和婚恋,她也从未苛求过什么,只是希望子女能够安安稳稳的,家庭和睦、工作稳定、健康平安就好,从不图我们去成大器发大财。
妈妈过世的前两年,弟弟生病了,她腿脚不太方便,拄着拐杖也执意要去看他,说再看一眼才能安心睡觉。等弟弟好起来了,妈妈却起不来了。如今,她已经离开我们900多个日夜。没有妈妈以后,我经常梦见她,仿佛她从未离开过。
妈妈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妈妈,我好想您!
导报记者 林彬彬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