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
女儿今年6岁,一直以来都由婆婆在照顾。婆婆宠爱孩子,经常给她买零食吃,因为这个问题,我们之间经常会有一些小矛盾,不知道该怎么去化解。在零食这个问题上,我也不是说一杆子打死,如果您买一些配料干净、低钠低糖的健康食品倒也还好,婆婆一般是孩子闹着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比如糖果、巧克力、奶茶、碳酸饮料等,这些零食不但高糖没营养,也增加龋齿的风险。跟她老人家说过很多次了,这些零食对孩子没有一点用处,反而是害了她。婆婆一边点头接受,表示下次不买了。可是依然改变不了什么。她为了哄孩子开心,现在经常都是趁我们上班时,偷偷背着我们给孩子吃。有时孩子说漏嘴了,我们才知道。这让我非常的生气,你不但给孩子吃这些没有营养的东西,为了防止被发现,还教孩子一起跟对我们撒谎。再这样下去,真担心孩子以后有很多的不良习惯。
分析:
可以理解这位妈妈的担心,良好习惯养成确实需要从娃娃抓起。但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遇到些困难再平常不过了。尤其是妈妈和孩子的其他照料者(婆婆)育儿观念不一致是最常见的。
其实您和婆婆的冲突是对待孩子零食观念的分歧,但爱孩子的心是一致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也许婆婆表达爱的方式有限,只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小零食)及时给予孩子。如果担心给予孩子的零食不是很恰当,不妨试试阳性强化法,强化你想要的行为。即当婆婆给孩子的零食是健康的或者是你觉得可以的,你可以大声表扬或认可,如果不是你想要的零食,就装作没看见或者忽视。如果婆婆能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和爱是被看到的、被认可的,相信也不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掩饰或回避,在孩子面前会呈现更积极的一面。
仙岳医院心理咨询师:肖菊平
(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