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前街道“爱心屋”开业现场,不少前来购物的市民满载而归。(市爱心办供图)
台海网7月31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小小“爱心屋”,让残疾人有了自立自强的展示平台,也成为越来越多人奉献爱心的场所。截至目前厦门有多少家“爱心屋”?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我们该选择什么适合的方式奉献爱心?近日,针对市民关心的问题,记者向市爱心办进行了解。
目前,厦门市共有41家“爱心屋”投入运营,覆盖我市大部分街(镇),具体为:思明区10家、湖里区6家、集美区4家、海沧区7家、同安区8家、翔安区6家;共安置残疾人(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属)及残疾人职业援助中心学员120人,今后还将视运营状况动态调整。
各区根据实际采取不同的“爱心屋”运营模式:思明区主要采取残疾人职业援助中心+“爱心屋”的“前店后厂”模式,湖里区、集美区、同安区、翔安区主要采取区(街)属国企运营模式,海沧区嵩屿、新阳街道采取爱心企业认领运营模式、东孚街道以残疾人职业援助中心为主体探索建设“爱心街”。各区还结合实际拓展“爱心屋”平台功能,把“爱心屋”扩展成为对口扶贫、文明创建等平台及残疾人自强自立、服务社会的展示平台。
市爱心办向记者介绍,为“爱心屋”奉献爱心,有很多种方式。例如,作为企业,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让利,提供优惠的进货渠道,作为普通市民,我们可以选取最简单的方式,购买“爱心屋”的商品,以实际行动给予残疾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