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宅坑水库三面环山,一面为堤坝。
塔头水库具有防洪等功能。
市民环绕埭辽水库漫步。
台海网7月29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如果说江河湖海自带“霸气”,那么散落在城市或周边的水库,气质上便精致了不少。习惯了海风吹拂的厦门人是否知道,单单岛内就藏着一二十个淡水水库。它们或袖珍亲和,或大气磅礴。今天,晨报记者带您一起走近厦门岛内不为人知的水库。
鲜为人知的袖珍水库
水库,是指人造的湖泊,而规模较小的则称为水塘、塘坝和蓄水池。一般的形成方法是在河流的中上游建造堤坝,河水把河谷淹没后便形成水库。
上李水库、东坪山水库、湖边水库、厦大情人谷……说到厦门岛内的水库,这几个可谓声名在外。事实上,记者调查走访发现,岛内还藏着不少袖珍水库。
如同镜面般的一块小水域,被一条窄窄的水道一分为二。没错,这里是位于思明区滨海街道黄厝社区的塔头水库。“库里的水来自天上雨和地下水。”附近一位六旬老者告诉记者,他的长辈曾介绍说,大约在500年前,塔头水库的地下还有温泉呢!
资料显示,塔头水库主河道为溪墘溪,长度1.03公里,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为0.42平方公里,是一座小型水库,具有防洪等功能,于1966年11月竣工。
鬼仔坑水库似乎只存在于资料中。记者按照百度地图寻找时,发现它竟然藏身于国家会计学院内。“我们学校内确实有这座水库。”门卫室保安告诉记者。但因为当前处于疫情防控时期,校方婉拒了记者入内探访的采访请求。这座水库甚至神秘到网络上都几乎没有相关文字介绍,记者从一张实景图上看到,它以“Y”字形存在于房屋和绿化带之间。
一路向西,记者来到位于曾厝垵厦大学生公寓后面的东宅坑水库。这一水库位于东宅山和后厝山之间,记者在现场探寻时发现,从堤坝石头的颜色色差可以分辨出这里曾经水位较高。只见水库三面环山,一面为堤坝。记者采访时,堤坝旁的简易房屋内传来犬吠,宁静的水库边,甚至可以听到蜜蜂飞过时翅膀发出的摩擦声。附近村民告诉记者,这个水库的水来自东宅山,由于地势低洼,雨水汇集加上山泉水,才有了如今的模样。资料显示,东宅坑水库主河道全长1.48公里,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0.5平方公里,于1977年10月竣工完成。
此外,万石岩水库、西宅水库、胜利水库、茂后水库等袖珍水库散落在岛内各地。
风景秀美的知名“宝地”
如果说前文所述的袖珍水库并未被多数人所熟知,那么东山水库、东坪山水库、上李水库等这样较为知名的水库则一直滋润着市民的闲暇时光。
上李水库不仅是厦门岛内最古老的水库之一,还是厦门岛内海拔最高的水库。如今的上李水库,除了常规功能外,更多的是成了观光景点。这个水库的“身份证”透露了一些故事:经厦门市自来水公司的倡议,1925年,水库建筑工程在上海招标,由德国西门子公司以92万元中标承建。
吹着凉风,满眼绿色。喜爱锻炼的市民朋友,一定对东坪山水库十分熟悉。东坪山水库的枢纽工程于1978年2月竣工完成,水库控制流域面积0.55平方公里,主河道全长0.28公里。水库原设计以灌溉供水为主,兼顾防洪及多种经营等综合利用的小型水库。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现在该水库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一大好去处。
而跟东坪山水库只有一字之差的东山水库,位于东坪山公园西北侧,云顶山旁,水库坝高21.96米,流域内大部分为生态坡地,水土保持较好,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旅游开发功能的重要小型水库。目前,东山水库和植物园内的万石岩水库功能相似,以绿化、灌溉为主。
我们将目光转向湖里区。当地人称周边高而中间平坦的地方为“湖”,位于仙岳路的湖边水库因而得名。湖边社东有地叫湖仔尾,旧有湖仔尾宫,也足可佐证。据介绍,湖边水库大坝未建设前,行走在江头到五通公路的车辆到了金山和桥头之间,坡陡路窄,险象环生。水库于1960年春天建成,如今旁边的高端楼盘众多,见证着城市的日新月异。
在湖里区围头站旁,顺着一道水库护栏前行,便能看到埭辽水库,有四个喷泉装置正在作业。水库管理者告诉记者,喷泉装置并非为了美观,而是为了给水库的鱼儿等增加氧气,同时让水体不恶化变臭。在埭辽水库改造告示板上记者看到,水库整治工程于2014年10月8日完工,水域面积12.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4万平方米。水库周边还完善了健康步道,成了现在的逮辽公园。
此外,广为人知的南湖公园、松柏公园、江头公园的湖水皆与筼筜湖相通,至今仍与海水交换,并非淡水湖。
厦门岛内外水库近百个
关于这些散落在岛内的水库,厦门市水利局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它们的功能各有不同,目前厦门岛内的水库规模都较小,水位较低,防汛方面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记者近日从厦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厦门全市共有市管水库87个,其中位于岛内思明和湖里两区的水库有5个。记者同时了解到,思明辖区有街道作为管理单位的水库4个,分别是塔头水库、东宅坑水库、东山水库、东坪山水库。湖里则有街道作为管理单位的埭辽水库等。 ( 记者 谢祯 实习生 李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