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1
为何要扎堆前台登记入住?
湖北随州人阿峰(化名),在厦门用人单位开出接收函后,于3月20日返回厦门复工。
一回厦门,他接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通知,到指定酒店接受医学隔离观察。“通知我们自费入住厦门禾正酒店,隔离观察14天。”阿峰和家人没进厦门的家门,自觉驾车前往这家酒店。
进酒店登记后,细心的他发现了不对劲。“这家隔离酒店里的保安和工作人员,把口罩扯下来进行工作。同时,一大堆不明身份的人群,聚集在前台办理隔离入住登记。”阿峰说,听口音辨认办理登记的这些人,可能都是从湖北返厦的老乡。
阿峰担心家人健康安全,质疑酒店前台工作人员,为什么不分批分时段,或者登录手机APP的方式进行入住登记呢?对于这一质疑,酒店工作人员表示没接到通知。
“我们都是来自湖北中低风险区域。在家里隔离了50多天,有健康码,对防疫防控细节十分重视。不想回到厦门后反而遇上什么意外。”阿峰忐忑排队,完成入住登记。
多位湖北返厦隔离人员,用图片和视频,向导报记者证实了阿峰的介绍。
疑问2
除口罩外,工作人员没其他防护
入住以后,返厦隔离人员发现了更多问题。
隔离点工作人员的防护装备十分简陋。“送外卖的保安和楼道保洁,只戴口罩,没有其他防护用具,在各个屋子之间穿梭。万一他们遇上风险入住者,那就是行走的媒介。”
只有前来测体温的卫生员,才让湖北返厦隔离人员觉得放心。“因为他们穿戴着正规的防护服和护目镜。”
多位湖北隔离人员反映,这家作为隔离点的厦门酒店,隔离管控防护措施,不如湖北各地在过去50多天的管控强度。“在我们湖北隔离区域,工作若这么不讲究,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我们是在冒着风险配合酒店工作人员。”湖北黄冈人阿强(化名)说。
在经历了前台扎堆登记,以及送餐的工作人员在各屋穿梭几次后,返厦隔离人员干脆互相串门了。“这哪有严格管理?像是叫我们来走流程的。”阿强说。
入住隔离酒店的第一天,阿强烟瘾犯了,走出标间,在消防通道里抽烟。“没想到消防通道居然直通楼下,我要是想离开酒店出门,他们根本不知道。”直到3月21日,阿强才发现消防通道被工作人员用胶带封锁起来。
疑问3
为何周边酒店的价格比较低?
指定的禾正酒店,给湖北返厦隔离人员的标间价格是238元一天,不包餐。在这里隔离的湖北人,先后住了两层楼的标间。
入住以后,不少隔离人员对酒店的卫生状况提出异议。“房间味道有点大,被单都泛黄。我们住了3天,还没有保洁进屋搞卫生,要求了好几次。”湖北孝感人阿明(化名)说。
湖北天门人小芸(化名)发现,这家酒店的标间价格,比附近的同等酒店都要高。“周围有许多几乎同样标准的酒店,在网上的价格只有150多元,为什么不能选择这些酒店作为隔离点?不知道这些酒店通过什么程序成为指定酒店?”
小芸的发现,引起了众多湖北返厦隔离人员的共鸣。“我们回来复工,配合隔离,但是消费的价格能不能替外来务工者考虑一下?现在赚钱不容易。”
各家隔离酒店之间的收费也不一样。据湖北返厦隔离人员介绍,“不远的舫阳酒店也是指定的隔离酒店,提供的标间是200元一天,还提供部分餐饮。”
疑问4
隔离酒店还有其他人员入住吗?
昨天上午,有隔离人员从禾正酒店的工作人员那意外得知,酒店安排了境外返厦人士进入隔离观察。在场人士,用手机录下了工作人员的说话内容。
得知消息后,湖北返厦隔离人员十分担心。在他们的反复交涉下,禾正酒店工作人员改口,称将不会安排境外人士入住。
昨天,导报记者来到禾正酒店。工作人员表示,酒店已经成为医学观察隔离点,暂时不接收外客入住。“我们接收的全是湖北人,境外返厦的安排到别的酒店去了。”工作人员不愿意透露更多信息。
前天晚上,厦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关于调整湖北入厦人员健康管理措施的公告》。公告规定:“本公告自3月22日零时起实施。此前已入厦尚未解除集中医学观察的持有健康绿码的湖北低风险地区人员,经核酸检测合格后,可转为监督性医学观察。”
对此,返厦隔离人员十分高兴,要求尽快进行核酸检测。工作人员表示会予以尽快安排。
“湖北现行的防控政策非常扎实。已经连续多天没有发现新增病例。现阶段,防控的重点应该是境外输入,希望厦门市民能包容、理性地看待我们这些已经在鄂隔离了50多天的‘新厦门人’。”多位湖北返厦隔离人员表示。
律师说法
隔离酒店软硬件都应符合防控要求
对此,福建典格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奇斌律师认为,疫情期间的隔离酒店通常由当地相关部门根据具体情况筛选指定,硬件和软件须符合疫情防控的硬性要求,严格按照当地疾控中心的要求布置落实相关防控工作。
作为隔离酒店,除了应配备必要防控用品外,还应加强对客房设施和公共区域的定期消毒,严格管控酒店内部各类人员,加强对食品采购和加工环节的卫生和安全管理。
对于相关酒店的隔离措施,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防疫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违规,务必督促整改。
地方政府可以征用和安排不同档次和价位的隔离场所,根据隔离人员的经济能力进行匹配,满足不同人群的隔离需求,才能体现出集中隔离的“服务”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