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
厦门疾控发布的健康预报显示
近期这些病容易高发!
厦门疾控特别提醒——
根据我市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结合国际国内传染病疫情动态,经专家会商评估,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厦门重点关注的国内外疫情为:登革热;
本地需特别关注的传染病为:诺如病毒胃肠炎、水痘、手足口病;重点预防食源性疾病为: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毒蘑菇中毒、贝类毒素;
重点预防伤害:机动车车祸、运动伤害。
眼下
正值气候交替
秋季天气多变,最容易生病
各种疾病也随之而来!
提醒!注意!
特别是家里有孩子的朋友
千万要当心!
01 登革热
目前国内多个地区已经出现了登革热疫情。我市目前仍是蚊媒生长、繁殖及活动的活跃期,在有外来输入性病例的情况下,可能引起本地传播。市民如有去过登革热疫区并出现相关症状者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向医生告知疫区旅游史。
建议全市居民,清除可能蓄积有蚊幼虫孳生的各种水体,清除各种废旧杂物,翻盆倒罐,饮用水容器勤洗刷,加盖防蚊;
花瓶和水养植物至少每星期彻底换水一次,要彻底清理花盆底碟(托盘)积水;
盆景、喷水池、养鱼池等各种室外景观水体要全面清理垃圾漂浮物,并经常换水;
定期疏通居民楼天台等处排水孔及管道;雨后应及时清疏,消除一切形式的积水,预防登革热在我市传播。
02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播。目前我市即将进入水痘高发季节,近期水痘发病数有所增加。
厦门市疾控中心提醒幼托机构和学校应加强晨午检,一旦发现可疑患儿要尽早隔离,并做好消毒和健康教育工作,疫情严重时应禁止一切集体性活动,教室、宿舍要增加开窗通风时间,日间保持空气流通;与水痘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在暴露后3天甚至5天内,可接种水痘疫苗以阻止疾病的发生或降低严重疾病发生的程度,建议接种2剂次,12月龄-12岁儿童2剂之间间隔3个月以上,13岁以上儿童及成人2剂次之间间隔6-10周。确诊患儿应自觉在家或医院隔离治疗直至所有皮损结痂为止(但不能少于发病后14天),杜绝带病上课,以免疫情进一步扩散。
03 防手足口病
高发人群:专挑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3岁及以下的儿童。
严重性:大部分患者症状轻微,7-10天可痊愈。若是EV71型肠道病毒感染,严重的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肺水肿、心衰等。
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以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间接接触传播,还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在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容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可发生聚集发病现象。
04 防流感
传染性强: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非常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儿童福利院等集体单位发生聚集性疫情。
严重性:流感不是普通感冒,当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患流感时易并发肺炎、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05 流行性腮腺炎
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多发生于儿童与青少年,腮腺肿大前6d~肿大后9d传染性最强。在学校、幼儿园等儿童集中的地方易发生爆发、流行。
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飞沫为主;接触传播,污染唾液的衣服、玩具、食品。
人群易感性:无感染史、免疫史者普遍易感;隐性及临床感染后一般可产生终生免疫力。
总而言之
提前预防疾病很有必要
除了要增强抵抗力
还要做到讲究卫生
才能更好的远离疾病
个人卫生
✔ 饭前便后要认真洗手,使用流动水,揉搓皂液达到15秒,流水冲洗20秒。
注意:用消毒湿纸巾、干洗除菌液等擦手,并不能等同“标准洗手”的作用,预防效果大打折扣
公共卫生
✔ 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 如在旅途中,最好给孩子戴口罩。使用自带餐具,宝宝餐具单独分装。大人和宝宝都不要用手直接抓食食物。
饮食卫生
✔ 生食熟食分开处理,瓜果蔬菜洗净or去皮。
✔ 海鲜贝类食物要烹饪至熟透。
✔ 不喝生水,如购买桶装水,要确认质检合格。
来源:厦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