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注意!注意!
福建最新传染病疫情通报!
所有人看过来!
近日
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发布了
《福建省2019年9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报告显示——
2019年9月1日0时
至9月30日24时
全省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12083例
死亡19人
最近这些病
千万要当心!!!
福建发布2019年9月传染病疫情
19人死亡
2019年9月
全省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2083例
死亡19人
本月除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炭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人感染H7N9 流感无发病报告外,其余均有报告。
发病数居前五位的
甲、乙类传染病为:
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甲、乙类传染病为: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登革热、淋病,占发病总数的96.88%;
报告死亡的传染病为:艾滋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
另据通报:
2019年9月,全省共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9448例,无死亡。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9.66%。
(备注:以上传染病报告统计的死亡人数,其死因不完全由所患传染病直接导致,也不作为我省传染病死因顺位依据。)
什么是甲、乙、丙类传染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传染病分甲类、乙类、丙类三类:
什么是甲类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城市2小时内,农村2小时内电话报告防疫站。
《新法》规定,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及甲型H1N1,按甲类传染病处理。
什么是乙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对此类传染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
什么是丙类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肺结核危害极大!要警惕!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
与8月份相同
9月份有死亡报告的传染病中
肺结核位居第二位!
秋季气候多变
一不小心就会生病咳嗽
很多人对咳嗽
往往存在一定的轻视
认为只要忍忍
过一段时间就能自己痊愈
但这往往容易导致漏诊
自己患上了肺结核却不知道!
结核病是结核分支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在身体各个器官发病,但多发于肺部。肺结核能严重影响患者个体的身体健康,若不彻底治疗会丧失劳动能力,甚至造成死亡!
肺结核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结核杆菌会在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从呼吸道喷出漂浮在空气中,传染性极强,它严重危及他人的身体健康。有数据显示:1名传染性肺结核患者,若不加以治疗,一年平均可感染10-15名易感者。
肺结核其常见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消瘦、食欲不振、低热、乏力、盗汗等。
如果连续咳嗽、咳痰超过两周或出现咯血、血痰等症状时,还有午后潮热,体温一般38度左右,午后逐渐升高,夜间爱出汗等症状时,应高度怀疑,可能患了肺结核病,要立即到医院检查。
对于肺结核
预防很关键
观看视频赶紧了解一下
继续划重点!
从上月报告发病数
居前五位的病种可以看出
接下来的时间中
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
也要引起大家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