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小朋友为村民表演文艺节目
医疗专家提供义诊服务
台海网2月6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2018年厦门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服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科技局、市卫计委等20家单位牵头主办,市纪委、市总工会、市红十字会等61家单位联合协办。在传统的“三下乡”送资金、送物资、送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送政策、送知识、送人才,让文化科技卫生服务常下乡、常在乡。活动共筹集到671.84万元,其中,捐赠资金346.5万元,提供项目价值247.91万元,捐赠物品价值77.43万元。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抓手,是城市支援农村、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2月1日的同安区哪里最热闹?答案一定是五显镇中心小学。2018年厦门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服务活动在这里举行。
热,是全市有多达81家单位饱含热情,带着“真金白银”下乡来,它们提供的文化科技卫生大礼包有益有趣有温暖。闹,是村民们呼朋引伴的场景,实实在在的福利很快就聚拢了人气,现场处处是村民抢答问题的呼喊声、领到春联的欢笑声。
来到了农业重镇五显镇,农业部门带来的种子、肥料成了现场最受欢迎的产品。“我要四季豆”“我喜欢小青菜”……村民们争先恐后地涌向这些摊位,很快,一包又一包新品种的蔬菜种子被一抢而空。村民柯女士领到了一大包化肥,她高兴地说:“回去以后就能用在田里了,种地瓜、种菜、种花生。这样的活动关心群众、便利群众,带来的都是农民最需要的东西,我们就盼着你们下乡来。”古龙公司带来的红烧猪肉罐头等经典产品让现场溢满浓浓的年味,这些村民熟悉和喜爱的食品很快就被一抢而空。除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展演和现场咨询服务,相关部门还给困难家庭送去食用油、大米等物品,让“三下乡”活动更加充满暖意。
主舞台上的文艺演出同样受到村民欢迎,尤其是具有闽南特色的答嘴鼓、闽南话歌曲演唱大受好评。现场既有书法家写春联、农技专家传授种植技巧、医疗专家提供义诊,还有金融业务咨询等各类实用服务。历年在“三下乡”现场颇受村民喜爱的趣味运动再度“上阵”,踢毽子、仰卧起坐等不仅调动起村民的运动热情,而且带来了许多笑声。
据悉,厦门市“三下乡”活动已开展了20多年,随着活动的推进,形式也不断丰富,实效不断提升,受到了广大父老乡亲的热烈欢迎。“三下乡”已经成为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品牌项目,成为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响亮品牌和民心工程。接下来,集美区、同安区、翔安区也将组织开展“三下乡”服务活动,分会场分别设在后溪镇、西柯镇和内厝镇,思明区、湖里区、海沧区也将组织“三下乡”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