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2月7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冬季到了,香喷喷的烤肉、特别下饭的咸鱼更多地出现在部分市民的餐桌上。不过,这些食物还是少吃为好。不久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一份来自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的致癌物清单,包括多个种类致癌物重要成分,以及相关联的常见食品。其中烤肉、咸鱼等上榜了。
一类致癌物苯并芘常在烤肉中检出
此次致癌物清单共分为四类。其中一类致癌物,指对人类为确定致癌物。
一些常见于餐桌上的食物或含有一类致癌物。比如,咸鱼,常检出亚硝酸胺类化合物;隔夜菜,常检出亚硝酸盐;很多市民爱吃的烤肉,常检出苯并芘;酒类,常检出乙醇;被镉污染的水和食物,检出镉及镉化合物。
常常吃海鲜的市民要注意,未经煮熟煮透的螺类、鱼类,可能含有华支睾吸虫。这种虫子这次也上榜了。厦门市食品药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副所长邱涵说,这种寄生虫一旦进入人体,会引起胆管发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疾病。有医学研究资料显示,它们与胆管癌、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另外,发霉的花生、自榨花生油是一类致癌物黄曲霉毒素的重灾区。槟榔里含有的槟榔素、雄黄酒里含有的砷及无机砷化合物,也被列为一类致癌物。
二类致癌物指对人类致癌证据不明确的物质。比如丙烯酰胺,食物高温处理时容易产生,在薯条、薯片、油条中易检出;黄樟素,常在发霉的生姜中检出;4-甲基咪唑,常在酱油和可乐中检出;黄曲霉毒素M1,常在吃了被霉菌污染的饲料的牛所产的牛奶中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