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0月23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茫茫人海中,两个无血缘关系的人能匹配上造血干细胞是一种难得的缘分。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后的十年里,市民李再金却幸运地两次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电话,然而上一次,因为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已经做好准备的李再金没能完成捐献,“这次又配上了,肯定要去捐献的。”昨日下午,完成捐献的李再金在家人陪伴下回到了厦门,48岁的他是我市第5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目前厦门年龄最大的捐献者。
李再金。
第一次 患者病情发生变化 被迫中止捐献
热心的李再金一直保持着献血的习惯,加入中华骨髓库便是在他2006年的一次献血中。时隔一年,李再金很快就接到了红十字会的电话,说他的造血干细胞和一名血液病患者配上了,问他是否愿意捐献。
那时,李再金并不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但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介绍中,他牢牢记住了一个词——“救人”。他打电话征求妻子意见,妻子听后马上也同意了。当晚夫妻俩才坐下来仔细商量,打了好几个电话向医生咨询,听医生说不会影响身体,她才放下心来。
决定捐献后,李再金去接受了高分辨检测和体检,但迟迟等不来捐献的日子。后来,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通知他,因为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捐献中止了,他和家人都感到惋惜和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