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原鱼肝油厂老厂房。
金子玉老先生75岁开始学钢琴,如今已经写了6首曲子了。记者 陈理杰 摄
台海网7月31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1952年,沙坡尾58号开启了原厦门鱼肝油厂的辉煌历史。这是当时厦门经济发展的标杆,最鼎盛时期被外界称为“小鞍钢”。后来,随着历史变迁,原址上的老厂房搬迁,仅剩一栋原炼油车间。最近,这仅存的原炼油车间修缮改造完成,迎来了“再生”。记者采访了原鱼肝油厂资深老员工金子玉,在这位见证了厂子不同历史时期的老人身上,感受到了一段传奇人生。
晨报记者 曾昊然
实习生 金璐怡 郑迁妙
“哈萨克姑娘爱唱歌,千里迢迢鹭岛游,凤凰树下百花开,筼筜湖畔翩翩舞……”84岁的金子玉老先生一边弹着钢琴,一边唱着《凤凰树下百花开》。歌声和琴声相互应和,金老的眼里开始闪烁泪花。这,是金老自己谱曲自己填词的歌。
而金子玉自己,仿佛就像曲子里的哈萨克姑娘,恰同学少年时来到厦门,扎根鱼肝油厂,历任综合车间主任、动物保健品厂副总工程师。即便退休多年,还常常到沙坡尾58号的原鱼肝油厂走走看看,回温自己的青春年华。他用前半生的时间钻研鱼肝油,后半生圆两个梦———音乐梦和英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