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生吃了一些“好料”,却尿出“豆浆”状的液体。在家人的催促下,日前他到中山医院泌尿外科诊治,医生说这是“乳糜尿”,病因是淋巴系统病变导致淋巴液回流障碍,淋巴液从尿液中排出所致。
陈先生是龙岩人,今年53岁,近5年来偶尔碰到怪事——尿液的颜色变成淡淡的乳白色。陈先生认为不痛不痒不影响健康,并未重视。可是今年以来,每次他要改善生活吃些“好料”,比如海鲜、鱼肉之类的,尿液就变成了“豆浆”。特别是近3个月来,陈先生体重轻了十几斤,整个人精神状态也不好,家人觉得跟他的“豆浆尿”有关,劝他去医院看看,后在中山医院泌尿外科被诊断为乳糜尿。罗广承主任医师为其做了微创的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离断术,手术时间不到1个小时。术后陈先生顺利康复,现在吃“好料”再也不尿豆浆状液体了。
罗广承医生介绍,乳糜尿是由于淋巴系统病变导致淋巴液回流障碍,引起淋巴管内压力增高,使淋巴管与肾脏之间形成淋巴管通道,淋巴液逆流入肾淋巴管,从尿中排出,尿呈乳白色或奶酪样,称为乳糜尿,有时还伴有血尿,称为乳糜血尿。肾蒂淋巴管离断术是治疗乳糜尿的手术方式,疗效肯定。
罗主任说,乳糜尿一般由寄生虫引起,常为丝虫,南方水田区多见。丝虫侵入人体,寄生于人体深部淋巴系统,破坏淋巴管和瓣膜,从而形成乳糜尿。
【链接】
尿色可看疾病信号
罗广承医生昨日接受采访时提醒,尿液是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人们可以从尿液颜色的改变捕捉疾病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