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重残户房屋方便起居
“助残工程”是今年我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它包括三个子项目,一个是,依托全市38个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建立残疾人康复室,配置相应设施和康复医护人员,开展残疾人康复治疗和训练。残疾人通过相关的检查评估,建立康复档案,然后凭借发放的《康复手册》参与康复训练,三个月为一疗程。
据了解,此次市委市政府共投入400多万,用于康复室的设备采购和装修。目前,已经有3个康复室投入试运行,它们分别是思明区筼筜街道康复室、湖里区江头街道康复室、集美区杏滨街道康复室,年底前38个康复室将全部投入使用。接下来,我市还将在全市逐步建立康复活动站,力争覆盖面达80%,完善我市三级康复体系。
第二个是,对全市300户重度残疾人家庭就入户门、洗手间、厨房等基本设施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帮助重度残疾人克服生活中的障碍,方便日常起居。根据房屋结构及残疾人实际需求,其中出入口改造包括,台阶改坡道或设置轮椅斜坡板,楼道、过道加设扶手,铺设提示盲道等;户门改造包括,户门加宽便于轮椅通行,剔除门槛,加设扶手、门把手、低位窥视镜等实现户内无障碍通行;卧室改造包括,加设扶手、低位电源开关、设置紧急呼叫装置等;卫生间改造包括,洗脸盆低位改造,安装拨杆式或单阀式水龙头,地面防滑改造,蹲便器改坐便器,安装沐浴椅、拨杆式淋浴阀;厨房改造包括灶台、橱柜、水池等低位改造,方便坐轮椅者使用。
第三个子项目是,对全市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一级重度残疾人实施居家护理补助,改善部分重度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减轻残疾人家庭负担。
安置残疾人就业可获补贴
全国助残日期间,我市各区将举行多场残疾人专场就业推介会,其中5月13日同安区在本区劳动就业中心举行、5月14日海沧区在艺术广场举行。5月16日,由厦门市残联主办,厦门市残疾人就业管理中心和思明区残联承办的残疾人就业专场推介会在厦门美术馆西广场举行。
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市残联指出,为鼓励企业招聘更多的残疾人就业,凡自2010年5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之间按《劳动合同法》规定与残疾人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每安置一名残疾人就业将给予一次性岗位补贴2000元。本次全国助残日厦门市残疾人就业一次性岗位补贴将于2010年10月30日前兑现。
“感恩的心”群雕方案基本完成
市残联将在五缘湾“感恩广场”建一组反映残疾人自强不息和扶残助残的《感恩的心》群雕,目前方案已基本完成。据了解,这组雕塑群力争在今年9月19日第五届特奥会福州开幕时完成。
“火烧屿鲸豚保护中心”效果图将在助残日当天和大家见面。根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海豚能发出多种波长的高频超声波,对人的中枢神经有激活作用,对唐氏综合症、神经性运动和先天性自闭症患者有一定疗效。鲸豚保护中心建成后,将专门为残疾儿童设立一个与海豚亲密接触,促进身心发展的好场所。
将举办残疾人艺术作品展
为提高残疾人艺术创作水平和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全面展示残疾人艺术才华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今年助残日当天,市残联、市教育局和市文联将联合主办“心灵手巧·编织美好”全市残疾人艺术作品展,展览地点设在厦门美术馆二楼B、C展厅。参加展览作品达300多幅(件),主要包括绘画、美术、摄影、手工艺品四大类。
自今年3月份,市残联发出举办残疾人艺术展通知后,得到了我市残疾人朋友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努力寻找表现广大残疾人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动人场面,用他们的手呼吁人道、讴歌真情、颂扬时代。
这次参展的300多幅(件)作品,是从选送的1000多件作品中筛选出来的。参展的作品虽然水平层次不一,但集中展示了我市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文化品位、修养和造诣,抒发了作者对生活、对艺术、对残疾人事业的真挚热爱之情,是我市残疾人为第二十次“全国助残日”奉献的一份厚礼,是一次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展示全市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的文化盛会,是对全市残疾人文化及艺术创作的一次大检阅。参展的作者中,既有水平较高的国家级、省级、市级书协会员,也有出手不凡的业余爱好者;既有德艺双馨的老前辈,也有初出茅庐的新秀;既有健全人,也有自强不息的残疾人;既有残联系统的干部职工,也有社会各界的热心人士。
省残疾人艺术团将来厦演出
第五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今年9月19日至25日在福州举行。这是历届比赛项目最多、参赛规模最大的一届全国特奥会。为大力宣传第五届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扶残助残的氛围,由第五届全国特奥会筹委会办公室、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残联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化局、市残联承办的“共享阳光·你我同行”——福建省残疾人艺术团大型公益巡回演出活动将于5月18日至19日在我市演出两场。其中5月18日下午在驻厦某部演出,5月19日下午在厦门歌舞剧院演出。届时福建省残疾人艺术团将为全市人民奉献一台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残疾人特殊艺术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