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1月9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黄智敏) 经过3至5年发展,厦门将形成若干个规模较大的临港工业产业集群,其中将包括1个产值500亿元的集群、2至3个产值超200亿元的集群。这是记者昨日从市政协重点提案办理座谈会上获悉的。
致公党厦门市委提出的 《关于厦门临港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是今年市政协的重点提案,昨日下午,市政协就这一提案举行办理座谈会。
厦门市发改委副主任杨庆伟介绍了提案的办理情况。他透露,2006年,厦门机械冶金、化工、能源等临港工业完成产值946.6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0%。今年1到10月,临港工业完成产值968.6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 业 总 产 值 完 成 数2215.71亿元的44%,比例提高了4个百分点。
根据“十一五”有关专项规划,到2010年,厦门临港工业将形成若干规模总量较大、区域领先、带动作用强的临港工业产业集群,形成若干个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经过3至5年发展,形成1个产值500亿元的集群、2至3个产值超200亿元的集群。
提案指出,临港工业布局范围广、土地占用大,与厦门紧缺的土地资源形成了矛盾。针对这一问题,杨庆伟表示,目前正在完善相应的规划,分别为机械项目和游艇项目预留了2.5平方公里和1平方公里的发展用地,为将来临港工业的发展留下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