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5月2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樊文岑 梁张磊 文/图)和奶奶聊微信,陪奶奶串珠,她是个暖心好孙女。陈信贞奶奶是个串珠达人,经常义务为社区上手工课,受她的影响,11岁的孙女张宇宸常常有新的创意,和奶奶完成串珠作品后,把作品义卖义捐。祖孙俩在前埔西社区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奶奶,做个熊猫头吧。”上周的一天,宇宸给奶奶发了条微信消息,想要做一个萌萌的熊猫头。
因为孙女经常把自己串的作品和奶奶的作品拿去参加学校的拍卖会义卖义捐,或是直接送同学送老师,有时候甚至拿去幼儿园送小朋友,所以,一接到孙女的信息,陈信贞奶奶立马行动起来。
信贞奶奶说,自己没串过这个造型,就赶紧上网找图片,确定熊猫眼睛、鼻子、嘴巴的比例,一边串一边写步骤,以便下次再串,很快就做好了一只。“孩子有时候想法很独特。”信贞奶奶告诉导报记者,孙女中午放学回家后,请她再修改一下,尝试看看如果不要鼻子和嘴,会不会更有意思?信贞奶奶一听,觉得还不错,到了下午,将熊猫头的鼻子和嘴巴去掉,整个脑袋上减少白色珠子,另外加上了四肢。可是等宇宸回来看了,还不满意,说是太复杂了,不萌。宇宸帮着奶奶,将四肢用四珠花做了2层,反反复复看了后,又对奶奶说,最后一步不要了,把线绕紧在中间加1颗珠子就可以了。“按她的思路做,果然效果不错。”信贞奶奶笑着说,这些年,她和孙女做了纸巾盒、胸针,还有芭比娃娃等各式各样的串珠作品,在一起动脑想造型,一起动手串珠的过程中,祖孙俩感情越来越好,也通过义卖义捐,让串珠变得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