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江场(右)走进临夏贫困家庭,与村民交流。 (受访者 提供)
台海网2月27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委、市政府大楼两侧有两条路于2020年命名为厦门路、思明路。这两条路见证了2010年以来厦门市与临夏州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携手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激情岁月。
2月25日中午,厦门市公安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陈江场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他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厦门市共有2人获此殊荣。
“我代表了一批厦门援临干部,很自豪能够参加此次伟大的脱贫攻坚战役。”陈江场在甘肃省临夏州挂职期间,众多厦门企业家拧成一股绳出资助力临夏脱贫,临夏市20个贫困村顺利脱贫。
动员企业家
任“名誉村主任”
“我去临夏带了两样东西,一样是党的扶贫任务,另一样是闽南人敢闯敢拼的精神。我想将这两样东西带给临夏人民。”2018年8月,陈江场带着一腔热血从厦门到临夏州挂职,当时临夏市还有20个贫困村尚未脱贫。
“学校厕所是旱厕,百姓大多住土房,家里除了电灯泡几乎没有其他电器,甚至大部分妇女是不能出门工作的。”陈江场说,他意识到,帮助临夏州脱贫,要依靠更多社会力量。
陈江场到职两个月后,就飞往北京找到当时北京厦门商会会长蒋清林,劝说老同学蒋清林带动北京厦门商会出资帮助临夏市4个贫困村脱贫。
“他干劲十足,说得也在理。很多企业家都被他打动。”蒋清林告诉记者,敢闯敢拼的陈江场前后到北京3趟,举行座谈会,向20多名在京厦门企业家讲解扶贫思路,介绍临夏州情况。
座谈会上,陈江场对扶贫工作的热情引起企业家共鸣,企业家现场向临夏市捐赠了30多万元。随后陈江场还组织10多名企业家到临夏市实地调研。
经过实地调研,企业家们纷纷结对帮扶贫困村,陈江场推动临夏市创新聘任这些企业家为“名誉村主任”。还有几个贫困村没有企业家担任“名誉村主任”,陈江场又到厦门总商会、北京福建商会等商会动员,最终20名企业家受聘担任20个贫困村“名誉村主任”。企业为20个结对贫困村捐款704.4万元,捐资捐物共计4000多万元。有了社会力量的帮助,20个贫困村顺利摘下“贫困帽”。
引进30多家企业落地临夏
“我们村有好几户贫困家庭成员到厦门企业办的工厂工作。”大庄村第一书记孔令洋说,大庄村脱贫后最大的变化就是村民有了工作,脸上的笑容自信多了。
2018年,在临夏州的厦门企业仅有少数几家。如今,临夏州已经有67家厦门及周边地区企业了。“当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要将劳务输转扶贫转为产业扶贫。”陈江场说,扶贫还要考虑未来。于是,他找来福建在临企业一起号召更多福建企业到临夏州设厂,还成立了临夏州福建商会,发挥商会平台优势招商引资,先后引进30多家企业进驻临夏州,其中包括鞋厂、包袋厂、服装厂、高原夏菜厂等。
除了协调企业家结对帮扶贫困村,陈江场还协调动员厦门海峡两岸国际农产品公司捐赠20万元、莱尔斯特(厦门)股份公司捐赠10万元,让来自临夏市贫困家庭的53名学生分批到厦门游学。他还组织企业家走进临夏州职工周末学堂,分享创业经历,传递爱拼才会赢的民营企业精神。
2020年9月,陈江场因为过度劳累病倒在脱贫攻坚一线。住院治疗、病痛折磨,他仍放不下脱贫攻坚事业,坚持协调推动临夏扶贫工作。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展望未来,陈江场说:“我的工作没有结束,要将帮扶成效守住,让已经建立的行之有效的联系机制继续发挥作用。还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成效,使得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起来,持续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名片】
陈江场,中共党员,厦门市公安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现挂职任临夏州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临夏市委常委、副市长。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声音】
很荣幸参加这次伟大的脱贫攻坚战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这份荣誉,是党和政府对我的鼓励和鞭策,也是临夏人民群众对我的肯定和期盼。我将继续在这个岗位上发挥我的价值。
(记者 柯恺筠 李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