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东通道出运墩台,场面壮观。
滨海东大道项目的工人们正在加紧绑扎钢筋。
工人在厦门第二西通道下穿隧道施工现场进行穿钢筋作业。
4000吨起重船“一航津泰”缓缓落钩,预制墩台成功与钢管复合桩基对接安装。
厦门新机场高速公路施工现场。
台海网12月11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俯瞰厦门,路网是这座城市的神经血脉,承托“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的民生经济洪流。
百亿投资、百日冲刺。厦门市交通大提升专项工作组提供的最新资料显示,今年以来,在岛内外六区,我市已累计开工交通大提升项目43个,完工37个,完成年度投资180.79亿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已成定局。
鼓足干劲、乘胜追击。在“百日冲刺行动”的最后一个月,我市还将有15个、总计投资规模约77.4亿元的项目集中开工,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换挡提速”。
在“百日冲刺行动”中,市交通大提升专项工作组、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厦门路桥集团及厦门市政集团旗下厦门百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厦门市市政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以下分别简称厦门路桥、百城公司、市政开发公司)等参建单位,始终秉承“必胜”心态、“冲锋”姿态、“决战”状态,以“一刻也等不得、一刻也慢不得、一刻也耽误不得”的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只争朝夕、紧张起来、大干快上。
道路提升项目、公共交通项目、慢行设施项目、新基建项目……这些点状的项目,在岛内外六个区星罗棋布,它们连点成线、织线成网,形成大河出川之势,为民生经济发展持续加速、赋能。
责任在肩
千亿投资建“先导”“引擎”
“全部提前一个月完成”“超额完成全年投资计划”……这样的字眼,在厦门路桥、百城公司、市政开发公司三家公司的工作报告中十分醒目。
细细向下看,便知这些振奋人心字眼的背后,更有千钧分量:从横贯全岛,连接城市东西两翼的厦门第二东、西通道,再到厦门新机场片区溪东路和地下管廊工程,海新路与疏港通道立交……每一项工程的规模和投资,都堪称“重量级”。
“这些项目体现出我市在交通提升方面的趋势——高等级、高水平、前瞻性、支撑性。”厦门市交通大提升专项工作组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交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三年行动方案》),计划到2022年底,我市共计推动181个交通提升项目建设,总投资约2150亿元。
巨额投资,是厦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是提供持续发展动力的“引擎”。专项工作组认识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新判断、新目标、新部署、新要求,落实在交通运输领域,就是要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项目带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建设人民满意的交通、建设交通强国。
“三年目标的实现,需要强化责任意识、群策群力,务实高效推进工作,最终目标是实现项目良性滚动循环,确保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该负责人说。
2020年是起跑年——从计划完成的投资额来看,180余亿元,不足三年计划投资完成总额的三分之一。“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起跑阶段就必须是全力冲刺的状态,一分一秒都等不得、慢不得、耽误不得。”这是专项工作组和三家建设单位负责人的统一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