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交警帮扶行动不便老人。
出入境民警向市民介绍最新的便民服务措施。
押解犯罪嫌疑人返厦。
巡特警在中山路步行街开展武装巡逻。
民警向市民宣传防骗知识。
台海网1月4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昨日,厦门市公安局通报2018年年度警情数据,刑事类警情同比下降23.79%,创10年来历史新低。记者从厦门市公安局了解到,在过去的一年里,市公安局持续创新警务模式,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报今日盘点2018年市公安局警务工作中的亮点与成效,深度解析刑事警情10年来历史新低的原因。
关键词
显性用警
有效提升见警率和管事率
让群众时时处处感受安全感
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跨年夜里,车站、码头、商业集中区,红蓝警灯不断闪烁,大家都在狂欢庆祝,而民警和交警们则彻夜值守,为市民提供安全保障和交通疏导。“从来都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用在警察的身上最为契合。
跨年夜里,民警在街头执勤的一幕幕,只是市公安局重点突出“显性用警”的一个缩影。去年7月以来,厦门市警方全面梳理辖区63个人员密集场所,在立足立体化巡逻防控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加密机场、码头、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及大型商圈公安与武警联勤武装巡逻勤务,并根据巡区治安动态、人流峰谷设计动态勤务模式,集中优势警力资源强化重点时段巡逻防控,最大限度将警力前置街面,大力提升路面“显性用警”。
交警部门组建支队、大队、中队三级骑警队,依托三级交通指挥体系,并以“大数据”研判为支撑,以交通视频指挥调度平台“短平快”功能为优势,实现了动态接处警和主动发现、处置路面交通警情及市民求助,有效压缩原有派警时间差,不断提高交通警情处置能力及效率,成为厦门一张亮丽的“名片”。截至目前,岛内各级骑警队共出动警组7010个,警力20178人次,累计巡查线路1.02万条,巡逻里程29.7万公里,接警总量55860起;在巡查勤务中积极扶危救困、服务群众,共扶助群众760余起,获得广泛好评。
在人员密集场所,单纯依靠警方力量显然远远不够!市公安局还统筹全市群防群治力量,发动区域内保安、基层干部、治安积极分子、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以人员密集场所为中心,形成一支支联勤巡防队伍,着力建强巡防队伍,构建起全市区域性巡防架构,最大限度提升“显性用警”效果。
无论群众在上下班途中,还是在商业集中区逛街、消费,总能看到民警和辅警的身影以及闪烁的警灯,这让群众的安全感得到了极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