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7月1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 吴舒远)同心同行,携手打拼。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精神,扩大和深化两岸青年交流发展,为两岸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好平台,昨日上午,“第十四届海峡论坛·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论坛暨集美区两岸融合发展中心智库成立”在厦门市集美区举行。
活动由集美区人民政府、厦门市台港澳与特区经济研究促进会、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民进党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知名台商、天使投资人、台青创业者、台籍学生及厦门青年企业家 200余人共聚一堂,共话发展。
成立两岸融合发展智库
开幕式上,厦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伟华在致辞中表示,举办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论坛和成立集美区两岸融合发展中心智库,对于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视察时强调“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的殷殷嘱托,聚焦“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目标主线,探索推进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具有重大意义。
现场,领导嘉宾为“集美区两岸融合发展中心智库”揭牌。首批50名智库专家来自海峡两岸,不乏专家学者、知名台商等。
他们将发挥智库专家优势,汇聚两岸智力资源,形成与政府、企业、高校、社会组织良性互动的开放、合作关系,为集美区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路径上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作为智库专家的其中一员,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台籍副教授黄裕峯表示,智库将为集美区惠台政策提供智力参考,让政策更实用,惠及面更广。
同样是智库专家,台企建霖集团总裁陈岱桦表示,将借助台商们的经验和资源,帮助更多台青来到大陆创业就业,实现梦想。
开幕式后,陈岱桦还和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朱松岭教授、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教授、福建省委党校闽台研究院院长罗海成教授等专家,分别作主旨演讲。
两岸专家学者也和台湾青年举办了多场专家圆桌讨论会,为促进两岸融合发展、青年交流聚力献策。
项目对接助力台青筑梦
作为另一重头戏,活动还邀请了台青创项目人与知名企业家、天使投资人面对面交流,展开项目对接和项目路演。
本次共吸引了29个台青创项目,涵盖文化创意、电商运营、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等。8家投资基金莅临论坛,方便台青创项目和投融资对接服务,推动优质台青创项目落地。
受邀前来的台青创业者表示,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参加海峡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更加坚定了他们在大陆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论坛的举行,和智库的建立,对我们创业有很大帮助,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也学习了很多创业经验。”此次活动,扎根集美16年的“台二代”詹淑芳,带着“咪炭喵”创业项目应邀前来。在她看来,集美区对台青创业就业的扶持政策非常齐全,她的创业项目也会首选落地集美。
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众所周知,集美区拥有丰富的两岸交流合作资源、高校师生资源以及创新创业资源,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作为全省唯一的两岸融合发展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区,集美区聚集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建设两岸融合发展集成服务示范区目标,做深做实“通、惠、情”三篇文章,成立区级“两岸融合发展中心”,创设台胞服务驿站,开通台胞警务服务站、台胞办税绿色通道,推出台胞“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套餐,实现“一站式”高效便捷服务。
集美区还成立了“集美台青创基地联盟”和“高校产业技术联盟”,大力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建设,实施台青聚融友好工程,成立两岸青年创业创新行政赋能顾问团,建设两岸青少年发展中心,为台青提供免费人才公寓、租房补贴、创业启动扶持资金、经营场所扶持等,最大限度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发展。
下一步,集美区将积极探索推进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持续健全两岸青年发展政策体系,不断优化两岸青年发展友好环境,为两岸青年互学互鉴创造良好条件,为台湾青年在集美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打造台湾青年在集美创业就业“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