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1月13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市生态环境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气象局和海沧区政府等单位赶赴现场,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拉开帷幕。
“110吗?这里是海沧区囷瑶村,现在空气里弥漫着浓烈的刺激性臭味,目前村里有五人出现轻微中毒症状……”别慌,这只是应急演练设定的情节——昨日,一场高标准的模拟氨水泄漏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在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厂区拉开序幕。从信息报告到应急响应,从人力集结到处置监测,从人员疏散到舆情应对,整个演练过程环环紧扣、科学高效,短短一个多小时便遏制了“污染”扩散的风险。
环境监管和应急处置,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对于防范环境风险,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省、市生态环境部门的统一部署下,福建省生态环境厅2020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模拟氨水泄漏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在海沧区举行,旨在提升各级各相关部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以及企业的环境安全意识。
专题演练由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厦门市生态环境局主办,海沧区人民政府承办,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为了提升区域环境应急联动水平,主办方还邀请了全省九市的生态环境部门、平潭综合实验区自然资源服务中心等相关单位代表到场观摩。全市近400家企业同步通过直播方式在线观摩。
【现场】
各环节无缝对接、有条不紊
演练任务圆满完成
应急演练现场。
应急力量在事故现场调查监测污染情况。
经过堵漏、吸收、稀释、围堵、排查等工作,泄漏的氨水得到妥善处置。
“目前村里有五人出现流泪、咽痛、咳嗽等轻微中毒症状,从风向判断,臭味好像是从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飘来的。”昨日上午9时38分,演练正式开始。110指挥中心接到囷瑶村村民报警后,厦门市公共安全管理平台迅速将相关指令由平台派发至市公安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卫健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气象局和海沧区政府等单位。
紧接着,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拉开帷幕——海沧区委区政府总值班室接报后,立即通知海沧街道办,组织囷瑶村及附近人员疏散、秩序维护、安抚受灾群众等各项工作。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快!必须第一时间调查核实!”厦门市生态环境局接警后,第一时间将事故情况通报海沧生态环境局。海沧生态环境局随即组织应急力量赶赴事故现场,调查监测污染情况。很快,调查结果出来了:海沧生态环境局核查该事件为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氨水储罐氨水泄漏引发的一般突发环境事件。海沧生态环境局即刻将排查情况上报厦门市生态环境局、海沧区人民政府。
突发环境事件确定后,相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根据事件实际情况,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也共同参与应对。同时,演练还按照《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五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合作框架协议》,五市应急联动机制同步模拟启动。
仅用一个多小时模拟,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氨水泄漏很快得到有效控制。“经过堵漏、吸收、稀释、围堵、排查等工作,泄漏氨水得到处置,厂区泄漏氨水和事故废水收集转移、暂存在事故应急池,现场处置产生的危废物妥善收集转运,没有形成二次污染。事故企业雨水总排口、周边水体、近岸海域水质稳定,达到正常水平,大气环境各监测点位氨气浓度经连续监测均达标,事件未对周围环境敏感点造成影响。中毒、受伤人员已送医得到妥善治疗,伤者及家属情绪稳定,各项善后工作已及时展开……”在相关部门负责人汇报后,应急响应演练圆满完成。
“本次演练,各部门专业高效地开展接转警、信息报告、研判决策、指挥调度等全过程的应急响应,在此基础上,还引入了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五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合作机制,充分检验了各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磨合了应急合作的机制。”演练结束后,环境应急专家对演练进行点评,专家组一致认为,本次演练较好地完成了规定行动和任务,并实现了预定目标。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吴成球专员高度评价本次演练“组织周密、协调有序,内容全面、处置规范,贴近实际、实用性强,示范性好、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