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物流园项目效果图
台海网3月19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李立宇 通讯员 叶宏图 陈季玉 林志杰 文/图)抓时间,补增量,抢进度,昨天,集美区擂响2020年项目建设的首通战鼓——第一季度项目集中开工。17个优质项目涵盖产业、民生和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总投资额超过37亿元,其中达达物流园等5个重大项目于昨日集中开工。
挖机在平整场地,塔吊在运输物资,工人们在安装模板、绑扎钢筋……昨天,在位于沈海高速与海翔大道交会处的达达物流园项目工地,已是一派忙碌景象。
▲达达物流园项目施工现场
作为17个优质项目之一的达达物流园项目,为专业物流设施提供商,地处集美物流园区核心区域,物流交通优势得天独厚。其中项目一期工程用地面积1129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602平方米,预计将于2021年6月竣工并投入使用。该项目将致力于智能生态物流园推进发展,智能整合服务于物流各环节,打造集生产和销售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平台。项目业务涵盖物流金融、商业贸易、车辆运营和优质专属线路,达产后年产值约1.2亿元。“疫情期间,区建设局靠前服务,协助我们购置口罩等防疫物资,为开工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区发改局积极指导,我们转换招用工思路,多用本地机械,多招本地、本省工人;让我们前期面临的两大难题得到有效缓解。”达达物流园项目土建工程师张立伟说,“正是有了集美区各级各部门的提早谋划,加强调度,我们的项目不仅从二季度提前到一季度开工,还顺利铺开工作面,为疫情后期项目施工提升效率、加快进度做好了准备。”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项目建设是重中之重。除了加大协调、加快征拆,开通绿色通道,容缺审批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力促达达物流园、曾厝小学等项目提前开工,集美区还在确保疫情不反弹的前提下,坚持并完善一日一调度、一线解决问题、三级联动及部门分工协作等机制,围绕用工、防疫和资金等问题,为建设项目纾难解困,大力推动复工复产。截至目前,全区157个建设项目已在全市率先实现百分之百复工。
在全力以赴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落下的任务赶上来的同时,集美区还早谋划、早部署,努力化危为机,按下发展的“快进键”。集美区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围绕优化完善公共卫生设施等规划,积极策划生成包括集美大件垃圾处理厂、官地村农村自来水改造等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要民生保障项目计划26个,总投资额超过95亿元,为“后疫情”阶段抢抓经济发展先机打下坚实基础。
项目点击
●宏发电声
该项目为电镀加工厂房,用地面积约15亩,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达产后年产值约1亿元。
●曾厝小学
建设规模为48班小学,总用地面积28796.17㎡,总建筑面积35168.46㎡,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楼、实验楼、风雨操场等及相关配套设施,建成后将提供2160个学位,有效缓解片区入学难等问题。
●杏林街道公共自行车慢行系统工程
主要建设自行车道约19公里及相关配套附属设施等,站点总数42个,并完善修复局部道路、绿化,建成后将与主干道合力形成快慢相宜、刚柔并济的宜居城市交通体系。
●灌口三社安置房
总用地面积45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40000平方米,建成后将提供安置房1152套,有力保障农村拆迁工作,进一步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