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感谢张辉乾(右二)编写村史的辛勤付出,村民自发给他送来了匾额。张天骄摄
台海网4月1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为了助力欧厝社区传承南音,67岁的王汉清自掏腰包,修建传习基地,还购买了新乐器;为了给东园社区留史存档,75岁的退休干部张辉乾整理编写了十多万字的史料;为了推动东坑社区移风易俗,83岁的洪福生挨家挨户宣传红白事简办的好处……
新店镇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老年人也成了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心惦着家乡,发挥余热,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本期《新店周刊》带您走近这三位可敬可爱的老人。
退休干部张辉乾
笔耕不辍12万余字为家乡“留史存档”
文史资料汇编《东园志》去年编写完成,详细记载了新店镇东园社区600多年历史。全书共12万余字,分历史沿革、姓氏源流、传世佳话、文物古迹、革命活动等24个部分。将社区文史资料汇编得这么详细,在新店镇乃至翔安区都很少见。为此,当地居民都很感谢主笔张辉乾。
张辉乾出生于东园社区,高中毕业后到南开大学求学,毕业后留在天津工作。
2006年退休后,张辉乾与妻子回到阔别30多年的家乡。随后,他潜心整理史料,参与编写了《新店志》《翔安香山》《香山岩》等有关家乡风土人情和名胜古迹的书籍。但他发现,东园社区有6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仅靠口口相传,一直没有人将这些资料汇编成册。
三年前,他向社区“两委”提出编撰村史,不仅得到社区的支持,还获得区、镇两级的资金支持,并有50多名居民主动提供资料。
为了了解东园社区的发展脉络,他决定从编修族谱做起。此前的族谱是1989年编写的,此后再无更新。他说,最大的困难是不会使用电脑,“我不懂得五笔输入法,拼音也不太会,很多字只能一个一个查字典”。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前后共编修了5本族谱,帮全社区近80%的人口补齐了20多年的族谱空档。社区曾准备给他一些补贴,他婉拒了。不少人十分感动,社区老人协会给他配了台式电脑,社区篮球协会等还送来了“情系桑梓”“辛勤笔耕”“笔载千秋事,书传万代情”等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