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6月27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曾经在岗位上默默奉献的退休党员,如何在退休之后“老有所为”,继续发光发热?近日,由省、市联合举办的老同志志愿行动大会在厦门举行,并向全市离退休干部发出动员令,开展“喜迎厦门会晤·彰显桑榆风采”主题活动。 湖里区退休党员干部积极响应,他们在区委组织部和老干局的组织下,积极投身城市建设与文明提升的志愿行动中,发挥余热、贡献力量、传递正能量。今天,就让我们把镜头和笔触对准一位位“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老党员老干部,用他们的故事激励更多的人为迎接厦门会晤增添光彩。
湖里区关工委宣讲报告团副团长 陈奎明
十年如一
75岁老党员
基层宣讲300场
陈奎明在讲台上宣讲。
三年前的一天,陈奎明因病入院,待了21天,现在还要定期吃药。在医院,家人希望他在家好好养病。虽然一时间口头答应了,可是回到家中,陈奎明又开始查找资料,准备下一次的宣讲。“生命不息,宣讲不止”,如今已75岁高龄的他,常常用这句话来“总结”自己的退休生活。
“四十弹指一挥间,今起退休不能闲!”从高殿中心小学书记、校长岗位上退下来数年后,陈奎明就参加了湖里区关工委组织的宣讲报告团,一直坚持到今天。阅读书籍,查找资料,每一份宣讲报告都是他手写而成。报告的选材则都紧跟时事,即使是年年都有的同一主题,也一定会注意内容创新。为了让自己演讲流利,从十年前的第一篇报告开始,陈奎明就坚持全文背诵、脱稿宣讲。“除了吃饭睡觉做家务,我就在准备讲稿。”他告诉记者,一篇两个多小时的宣讲,往往要精心准备一周才能上台。
十年宣讲,硕果丰厚。300多场报告,近六万人次听众,一次次全场起立的热烈鼓掌,见证了陈奎明的坚持和努力。一年又一年,他的宣讲安排也愈发密集,最忙时一周就有两次。“以前都是我上门提议宣讲,现在大家的需求多了,经常主动找我呢!”这一段时间,他经常到社区和学校宣传厦门会晤,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和文明行为,将志愿服务精神带给更多的市民。作为厦门市基层理论宣讲优秀宣讲员,陈奎明还笔耕不缀,写着一篇篇富有时代感的宣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