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整治的成效体现在:民办学校开始舍得投钱改善办学条件。图为东浦学校的美术室和音乐室。
民办中小学最让监管者头疼的有两点:超计划数招生,以代办费的名义乱收费。思明区教育局近日表示,在对区属民办学校规范办学的整治后,这些老大难”得到有效解决。这项整治是从去年九月开始的。
台海网9月29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记者 佘峥 通讯员 黄丽虹 图/记者 姚凡
方法>>
巧用经济杠杆
在像厦门这样的流入地城市,公办学校无法满足潮水般涌入的外来人口就学需求。几年前,厦门市想出一个方法: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民办学校接收政府统筹安排的符合条件的外来娃上学,学费由政府支付。
学位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得到解决,但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相当一部分的民办学校似乎并不满足,要么挖空心思地“开辟”收费项目,要么“走私”招生,即没有按照额定的招生数招生,超计划招人,最终导致一些学生没有学籍。和其他区一样,思明区也面临着民办学校这类管理难题。
从现在看,思明区破解“老大难”的对策是:巧妙地运用经济杠杆。区教育局在为民办学校发放补助金时,也要求他们有遵守规则的义务,即补助金发放是有条件。
年初,思明区教育局组成考核小组,对区属民办校申请发放财政补助专项资金开展核查,分两类对待:对那些办学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好的改善的民办校,区教育局及时下拨财政补助专项资金;而对不合格的民办校,则发放整改通知书。这些学校得到的信息是:只有通过整改,才可以拿到补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