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们摸底发现,即便不少商家已经有向文创方面转型的意向,可毕竟多是小微企业,资源有限,仅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往往这个不清那个不明,绕了很多弯路,甚至使得转型受阻。”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副理事长苏晓东告诉记者,正是基于这个“瓶颈”,才成立了鼓浪屿工作站。
工作站的首要工作,就是“当老师”——为岛上打算转型文创的商家及时提供、解读政府相关政策,帮助和引导他们向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并发挥平台网络辐射作用,促进鼓浪屿上各类文创商家在发展规划、信息交流、市场推介、创意转化、投资融资、人才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所谓文创,可不仅仅是卖卖工艺品那么简单。”苏晓东说,鼓浪屿文化旅游业需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产品,促进由单纯观光型向参与式、体验式等新型业态转变,因此,没有经验的小微企业更需要指导。
除了“当老师”,工作站还将“身体力行”,以文化保护性为前提,联接本地民间手工艺人、工艺美术大师和文化名人在培育特色文化品牌中的作用,建立特色文化品牌认证和发布机制,鼓励挖掘、保护、发展中华老字号;同时依托现代流通形式,帮助企业拓展消费市场,促进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