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微博)9月23日讯 据厦门网报道 一个个镜头围绕少年王成义的审判,生动还原案件审理中的点点滴滴,让市民完整“见证”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的全过程——一部由思明区法院拍摄的18分钟微电影《灯塔》别开生面地拉开了上周日思明区“价值观论坛——法官之谈”的序幕。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机关提出的努力目标和明确要求。为此,思明区法院提出了“公正、为民、公开”三个价值追求。
这场“价值观论坛——法官之谈”请来了思明区法院长期在基层办案的法官,他们放下法槌、走上讲台,就如何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广大法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与现场的市民进行交流。整场论坛,既有资深法官的宝贵经验,也有年轻法官的真知灼见,还有人民陪审员、法庭义工的良言献策。
“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是法官们践行群众路线,与群众面对面,直接了解民意的好方式。”思明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嵘在论坛结束后肯定道,司法工作不是单纯地由人民法院构成,而是由人民群众在司法框架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有了民众的参与,法制工作才会更好、更完善。“通过这样的沟通、对话,可以倾听群众的呼声,加深群众对司法的了解,对于提升司法亲和力,增加司法公信力,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法庭义工”的发源地——莲前法庭庭长郭国超说道,以前关于价值观的报告会大多是“你说我听”的形式,这场价值观论坛,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可以和现场市民分享法官的职业理念,同时也鼓励同行奉行良好的职业理念和工作宗旨,“这样的价值观才不会落在纸上,而可以更好地付诸行动。”
“其实价值观并不是口号,而是体现在具体的每一个案件中。”福建世礼律师事务所律师谢峰全程聆听了论坛,并参与了和法官的现场互动。他说,平时和法官们的接触仅在庭审过程中,这次是他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和法官进行直接交流,这种公开的论坛,让他对法官工作有更进一步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