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青少年宫为偏远学校送去精彩的表演。(区青少年宫 供图)
台海网讯 据海沧消息报报道(记者 林泓 通讯员 陈璐 李韡)海沧的农村孩子们有福啦!近日,海沧成为厦门首个“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区”,在农村学校就学的孩子和城区里的孩子一样,也有机会成为“艺术娃”。
教育局:
让农村小“海娃”
都有一技之长
海沧的历史孕育了艺术的胚芽,记者了解到,区内几乎各所学校都有“独门”校本课程。海沧的农村学校艺术课程通过专职教师、兼职教师支教或走教的形式开展,不少农村学校都有自己的专业“表演团”。
“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区”要怎么办,怎么让农村的小“海娃”都有一技之长?记者从区教育局了解到,在教育实验区初步方案中,引进名师、人才少不了,当然还会有更多的课外艺术活动以及艺术赛事“进驻”校园。更多的交流、更多的活动,农村小“海娃”还有机会接触到当地特有的民间艺术,成为民间艺术的“传承者”。
青少年宫:
为艺术普及“牵线搭桥”
艺术课程不仅在校园内活跃,区青少年宫还将把艺术的种子传播到区内每一个角落,与居民、“海娃”们共享艺术盛宴。
流动青少年宫、海娃少儿艺术团,早就开始了“巡演”,为各个社区的居民、单位以及学校,带去丰富多彩的艺术节目,也互相“切磋技艺”;海沧电视台少儿节目《海娃看海沧》的开播,也给小“海娃”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海沧区青少年宫还计划组织各个学校轮流到海沧区文化艺术中心开展主题活动,并邀请有艺术特长的海沧居民共同参与。
区青少年宫为打造“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区”,除了准备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外,还将在农村学校设立“艺术基地”。此外,海沧区青少年宫已开始搜罗“草根艺人”、“民间艺术高手”作为课外辅导员,每周开展公益课程,让“海娃”们了解民间传统艺术的同时,也学会独到的艺术技能。
学校: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新垵五祖拳、陶艺、陶笛……海沧的农村学校“独门”课程不少,也为实验区的打造“加分”。
东孚镇东瑶小学位于海沧一古窑址边,其特色课程便是陶艺。记者了解到,现东瑶小学聘请的便是当地一位民间艺术家,为孩子们上陶艺课。陶艺和书法相结合,是目前课程探寻的新方向。
作为岛外第一个开展陶笛课程的育才小学,学生个个都是“小笛手”。育才小学的俞老师介绍,学校曾多次派学生到台湾交流,在一些赛事上也取得了成绩。“在农村学校开展艺术教育,不仅惠及本地学生,不少外来工子女也能通过艺术了解当地文化,融入当地生活。”俞老师表示。
记者了解到,海沧不少学校正酝酿着开展新艺术课程,同时也筹备着校际交流,让更多的艺术形式丰富“海娃”的课余生活。
同步新闻
流动青少年宫
送教送艺进学校
台海网讯 据海沧消息报报道(通讯员 李韡 记者 林泓)日前,区青少年宫带着“海娃少儿艺术团”的团员们,来到东孚镇贞岱小学,同这些海沧最偏远学校的孩子、老师以及家长们,共同开展海沧区流动青少年宫“送教送艺进学校”活动。
活动中,学生们以一支活泼畅快的舞蹈《蜗牛》率先拉开了本次的活动序幕,本次活动共有文艺表演、学画面具、趣味游戏三个环节。欢乐的展演时光,学生们尽情歌唱快乐,舞蹈青春……学画面具、葫芦丝独奏、架子鼓《江南style 》、趣味游戏等环节,引发现场阵阵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