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中国经济开局稳气象新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央视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推动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新年头一个月,多项经济先行指标回暖,生产消费供需两旺,中国经济持续回稳向好。

新春年味未消,一系列经济指标已经火热出炉。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环比上升3.1个百分点,在三个月后重新回到扩张区间。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为中国经济发展指明方向。会议指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国家信息中心的大数据分析发现,全国100个有代表性的科技孵化器周边平均人流量,今年1月比去年12月增长了17.6%,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8.5%,表明众多科创型企业已出现明显回暖势头。

项目中标量数据对普通人来说可能略显陌生,但却直接反映企业投资冷暖。监测显示,1月份全国项目中标数量同比增速达到32.2%,中部地区增速最高,达到45.7%。

新年新作为,新年新气象。

向实,实体经济发展势头更稳,后劲更足。农业春耕备耕播种希望,提升全年粮食稳定供应能力。工业订单充足,人机繁忙。今年1月,制造业21个行业中有18个景气度较上月上升,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速迅猛,服务业加速向中高端不断升级。

向新,发展动力加快转向创新驱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1月以来,重点城市传统商圈融合主题活动、体验式消费等新模式,客流量整体增长20%以上,线下消费持续复苏,新落地的重大项目更多聚焦智能制造、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更加吸引全球资本目光。记者近日走访德国商会,看到最新编制完成的《德国企业信心调查报告》中,七成以上的会员企业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充满信心,电子、汽车、化工等高技术产业成为德资企业扩大投资的热门之选。

中国经济加快恢复也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强信心。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家国际机构相继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今天的中国,充满生机与活力。新的一年,尽管国际环境风高浪急,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只要笃定信心、团结奋斗,就一定能实现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的既定目标。

相关新闻
向上向好,我们有信心 | 烟火气又升腾起来

春节期间,重庆高新区走马古镇一支舞龙队伍的精彩表演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王欣悦 雷 键摄影报道   开栏的话   兔年新春,在一派暖意融融中火热开启。   当下,世界经济依然低迷,国际社会向中国经济投来更多关注和期待的目光。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

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实——二〇二二年中国经济回眸

田畴保墒,河南冬小麦出苗齐壮。2022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   巨轮穿梭,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蝉联世界第一。2022年,我国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40万亿元。   江淮“牵手”,引江济淮主体工程试通水通航。2022年,我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创历史新高。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开门红”为世界经济增添暖意

航班高铁飞驰穿梭,热门景点人头攒动,网红餐厅千人等号,影院剧场座位爆满……红红火火的节日盛景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蓬勃向上的中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持续释放发展潜能,为低迷的世界经济注入动力、信心和确定性。   井喷式消费拉动需求,惠及全球   兔年春节期间,...

玉渊谭天丨一个春节,读懂中国经济的世界意义

一个春节,读懂中国经济的世界意义 00:00 09:02 刚刚过去的这个中国春节,让一些看法变了。‍‍‍ 春节前,中国防疫转段,让一些外媒对中国经济复苏产生质疑,《纽约时报》称中国面临“崎岖痛苦”的经济复苏之路。 春节期间,中国经济的火热景象,让来自世界的欢迎和期待极速升温。...

新华时评:奏响中国经济“春之曲”

多个旅游景点“人从众”,春节档电影票房突破60亿元,不少餐饮门店重现排队叫号……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全国线上线下需求同步提振,假日经济红红火火。人们在感受浓浓年味之余,也愈发坚定信心:只要尽最大努力、干出更大实效,中国经济这艘巨轮一定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坚定信心从何而来?需要看到,我国拥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