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学习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党建网微平台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希望与挑战并存。号角已经吹响,征程已经启航。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三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我们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就一定能够实现新征程的良好开局”。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与您一同学习领会。

2023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23年春节团拜会。习近平发表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要努力克服目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抓好各类风险防控,抓好安全生产,抓好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保持人心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2022年10月12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2022年12月15日,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只要笃定信心、稳中求进,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

  ——2022年12月31日,习近平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

  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改革开放,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战略上坚持持久战,战术上打好歼灭战,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时的讲话

  尽管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我国发展具有的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没有变。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有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投资需求潜力巨大。我们要科学分析形势、把握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中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最大程度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

  ——2022年9月16日,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在长沙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听取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稳”和“进”要相互促进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确保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金融不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风险。“进”的重点要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稳”和“进”要相互促进,经济社会平稳,才能为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创造稳定宏观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才能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创造良好预期。

  ——2014年12月9日,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狠抓工作落实。要保持宏观政策基本稳定,加强政策落实,把我们的战略定力、我们对经济发展的信心通过稳定的政策传导给全社会。要继续推进改革,既要勇于“破”,又要善于“立”,创造良好市场环境。要守住风险底线,加强风险防范意识。要加强民生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安全网。

  ——2015年7月24日,习近平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

  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增强信心、坚定决心。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但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只要我们保持定力、站稳脚跟,在埋头苦干中增长实力,在改革创新中挖掘潜能,在积极进取中开拓新局,中国经济航船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2019年7月29日,习近平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相关新闻
【每日一习话】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 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 习近平:要凝聚珍爱湿地全球共识,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 这段话出自2022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的视频致辞。 湿地以水为魂,水草丰茂,生态富足,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蓄洪...

习言道|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

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湿地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护湿地的重要性,提倡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学习100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本期课代表】 江苏省徐州市中山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 陈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本期金句,一起来学习。 【本期金句】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

时习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习近平强调推进湿地保护工作

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将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推进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取得高...

联播+丨跟着总书记守护“地球之肾”

|联播+|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保护湿地一直在我国总体战略部署中占有重要位置。 “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湿地保护工作,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