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每日一习话】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 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央广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

习近平:要凝聚珍爱湿地全球共识,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

这段话出自2022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的视频致辞。

湿地以水为魂,水草丰茂,生态富足,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在我国,人们所熟知的湿地有若尔盖湿地、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山东黄河三角洲湿地等。今天,我国有不少城市已经与湿地融为一体,水清岸绿、风景优美的城市湿地公园成为居民休闲游憩、锻炼身体、放松心情的好去处。这说明,湿地不仅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还紧密影响着我们生活的舒适度和幸福指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湿地保护修复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协同发力、多措并举,从加强立法、执法、管理、治理等方面有力推动我国湿地保护修复和高质量发展。2022年6月1日,中国首部专门保护湿地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为强化我国湿地保护修复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近年来,各地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对当地湿地开展常态化巡护执法,依法依规拆除湿地内的违规围网,清退湿地内的非法采砂、环湖造纸等污染源企业,以减少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干扰破坏。同时,各地因地制宜移植花草树木幼苗,通过人工修复和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式,使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逐步得到恢复。有的湿地通过引进人工饲养的麋鹿等动物,并对其进行野化训练,逐步恢复湿地内的野生动物种群。不少地方湿地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还开展巡查工作,有效保护和营救在湿地内迷路、受伤的鸟类等动物……

今天,湖南洞庭湖候鸟鸣唱,江豚欢跃,麋鹿奔跑;山东黄河三角洲芦苇荡漾,天鹅、丹顶鹤展翅飞翔;广西防城港,大片红树林与碧海蓝天交相辉映……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全国湿地面积达到5635万公顷,共有64处国际重要湿地、29处国家重要湿地、1021处省级重要湿地,以及2200多个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在全球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我国占13个,数量位居第一。

湿地保护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接续努力、久久为功,进一步完善立法,强化执法,健全湿地保护体系,提升对湿地的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更有力有效地推动我国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来源:央广网 本期解读:陈锐海 央广网评论员)

相关新闻
习言道|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

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湿地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护湿地的重要性,提倡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学习100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本期课代表】 江苏省徐州市中山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 陈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本期金句,一起来学习。 【本期金句】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

时习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习近平强调推进湿地保护工作

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将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推进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取得高...

中国湿地保护成绩单来了

今天(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修复”。我国湿地分布广、类型丰富,几乎包括《湿地公约》中涵盖的所有湿地类型。下面就通过一组组数据,来了解中国湿地保护的成绩单。 国家林草局今天(2月2日)发布,我国新增广东深圳福田红树林国际重要湿地等18处国际重要湿地,...

联播+丨跟着总书记守护“地球之肾”

|联播+|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保护湿地一直在我国总体战略部署中占有重要位置。 “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湿地保护工作,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