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喜迎二十大丨湖北:奏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快看,好大一家子江豚!”

  9月20日中午,长江江豚科学考察船缓缓驶入湖北宜昌葛洲坝附近江面,站在甲板上瞭望观察的科考队员戴年华激动地喊出声来。

  在湖北省宜昌市,长江江豚在水中嬉戏(2021年5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顺着戴年华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粼粼碧波中,好几头长江江豚正迎浪嬉戏。它们时而跃水翻腾,时而喷水换气,几头幼豚绕着母亲在水中游动,如影随形,其乐融融。

  戴年华说:“这群江豚中有3头幼豚,它们出水很高,皮肤也光滑,说明身体很健康。”

  在湖北省宜昌市,长江江豚在水中嬉戏(2021年5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长江江豚是反映长江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最客观、最敏感的指标。”长期从事长江江豚研究和保护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郝玉江告诉记者,长江湖北段是长江江豚的重要栖息地之一,“除了在宜昌水域常年活跃着一群长江江豚外,2020年至今,武汉城区江段也出现长江江豚超过20次、近210头次,‘江豚逐浪’正成为长江沿线许多城市的一道风景。”

  一群麋鹿在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活动(2021年5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顺江而下约30公里,是长江左岸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沿江码头,记者远远就看见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红字标语。近旁约1公里长的沿江景观带内,午饭后的人们正三五成群散步、聊天。飘落的银杏叶、弥漫的桂花香,让人倍感惬意。

  “你说这里美不美?”园区职工宋桂生笑着搭话,“说我们的工厂像大花园,一点都不夸张吧?”宋桂生向记者介绍,这里曾是临江而建的化工厂房和货运码头,以前管道纵横、罐塔遍布,后来全部拆除搬迁,退让出来的800多亩土地栽上了树木花草。

  武汉江景(2022年8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考察时指出,要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的重要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开发,而是不搞破坏性开发,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我们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刻认识到保护长江母亲河不是企业的‘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兴发集团总经理袁兵说,必须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用实际行动向党的二十大交上一份合格的绿色转型答卷。

  走进园区有机硅材料生产车间,只见工人们正在切割打包硅胶产品。车间空地上,一箱箱成品整齐摆放、等待装车。

  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2022年4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记者了解到,生产有机硅的原材料大多是化工产品的污染物、副产品。通过循环化改造,园区内企业固废物综合利用率达100%,尾气综合利用率超过98%,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90%。

  按照循环发展思路,兴发集团投身新材料发展赛道,培育出微电子、有机硅新材料、绿色生态除草剂三大核心优势产业,绿色动能生机勃发。

  武汉江景(2021年6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随着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不断推进,湖北各地传统化工“离江而去”,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更高的产业迎来蓬勃发展。

  沿着滔滔江水继续向东下行,记者来到位于黄石大冶的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有限公司产业园。这里,火热的建设现场与红火的生产车间交相辉映。

  “我们生产的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最终被加工成新能源电池,应用到动力、储能等诸多领域,这为降碳减排以及清洁能源技术广阔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公司外联总监汪启胜介绍,“近年来,公司聚焦‘含绿量’‘含新量’更高的新材料的研发,着力促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打造清洁能源和生态环保全流程创新链条,为建设美丽长江贡献自己的力量。”

  湖北宜昌田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拆除现场(2018年4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作为长江干线流经里程超过千公里的唯一省份,湖北担负着确保“一江清水东流”的特殊使命。近年来,陆续“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443家,“一口一策”全面整治12480个江河排污口,取缔码头1810座,沿江造林绿化84万亩。截至2021年,湖北实现全年生产总值由4万亿元到5万亿元的突破,长江干流湖北段水质保持在Ⅱ类,190个国控考核断面(水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3.7%,全省17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6.7%。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党的二十大代表、兴发集团董事长李国璋说,我们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哪怕有再大的牺牲、再大的投入都是值得的。只有这样,才能不负长江、不负子孙后代。(新华社记者 唐卫彬、李鹏翔、王自宸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喜迎党的二十大丨“新传人”集结,为民谱新篇

“张富清老兵志愿服务队”活跃荆楚大地 “新传人”集结,为民谱新篇 ■江 卉 徐 晶 特约记者 何武涛 一日来当兵,终生跟党走。从告别“八一”军旗那天起,“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就是广大退役军人的心底强音,“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服务”就是广大退役军人的自觉行动。 一...

喜迎二十大丨武警四川总队:爱民为民续写初心答卷

秋高气爽,瓜果飘香。走进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四开镇梭梭拉打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派丰收景象。帮扶干部、武警四川总队凉山支队某大队教导员布哈正和村民一起采摘螺丝椒,收获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脸上。 不久前,梭梭拉打村产业分红现场热闹非凡,500余户村民收到武警四川总队帮扶产业的利润分红。“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现在又领到了分红。我们对乡村振兴信心满...

喜迎党的二十大丨“兵亲戚”来了,村寨展新颜

又是一年丰收季。 蓝天白云下,金黄色的苦荞重重叠叠在山坡上绵延。在田间躬身劳作的,除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梭梭拉打村的村民,还有身着迷彩的武警四川总队帮扶官兵。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采购商的货车就等候在路旁。苦荞装车后迅速运往附近的工厂,...

喜迎二十大丨湖南: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鲜红的辣椒、橙黄的南瓜、金灿灿的玉米……在“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沙洲瑶族村,村民用“晒秋”绘出一幅色彩缤纷的秋收画卷,诉说丰收的喜悦。   这是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沙洲瑶族村拍摄的晒秋节现场(2022年9月15日摄)。新华社发(朱勇刚 摄)   一...

喜迎二十大丨江西省军区:初心如磐,红色血脉永赓续

“晚霞映红于都河,渡口有一支难忘的歌。唱的是咱长征源……”9月下旬,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红军渡 长征源》的歌声久久回荡,吸引前来参观的江西省军区官兵驻足静听。 “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得知喜讯,官兵欢欣鼓舞、倍感振奋。”江西省军区领导介绍,在喜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