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近日发布消息称,美国贸易代表戴琦将于本月29日至30日访韩,讨论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和《芯片法案》等相关经贸事宜。
韩联社报道截图(配图为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长(右)2022年9月8日在华盛顿与戴琦握手)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采访时分析指出,韩国总统尹锡悦下个月即将访问美国,美国贸易代表选择在此时访韩,是想在两国间争议很大的《通胀削减法案》和《芯片法案》问题上安抚韩国:
围绕这两个法案的经贸摩擦现在是韩美之间最大的矛盾焦点。由于美国在这两个法案中表现出了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色彩,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对韩国企业采取歧视性的政策,会严重影响到韩国的经济利益。
自从去年8月美国这两个法案相继出台,韩国产业界就表现出了非常强烈的反弹情绪。虽然日前美国商务部发布了拟定规则,细化了去年颁布的《芯片法案》中有关限制条件,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满足像三星电子、SK、海力士这些大型芯片企业的利益诉求。此外,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中涉及的限制韩国电动车厂商的歧视性条款也没有解决。
下个月韩国总统尹锡悦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戴琦此时访韩是希望缓和韩国国内在经贸问题上对美国的不满。
《韩国经济新闻》网站相关报道配图
针对美韩之间不对等的现状,项昊宇认为,双方很难通过谈判达到消除分歧的目的,韩国的经济利益依然会因为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和《芯片法案》而受到实质性的损害:
- 从根本上讲,美国出台这两项法案就是为了吸引半导体芯片和新能源产业链重新回归美国本土,重振美国国内的产业,而这两大产业恰恰是韩国的支柱产业,这就注定了韩美之间围绕这两个问题的矛盾存在不可调和之处。
- 美国这两个法案贯穿的是“美国优先”的保护主义基调,只要美国不改变这一点,韩国企业和韩国经济的利益就势必会受到影响。
- 由于韩美双方实力不对等,韩国想跟美国讨价还价的空间非常有限,最终恐怕只能吞下苦果。
《韩国经济新闻》网站相关报道配图:韩国汽车制造商和电池制造商面临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压力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直播世界》
总台记者丨张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