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际聚焦  >> 正文

中俄关系这么好,为啥不结盟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国最高领导人正在俄罗斯访问,中俄关系的话题热度随之狂飙。

  中俄关系有多好?中方下的定义有“新型大国关系典范”“互信程度最高、协作水平最高、战略价值最高的一对大国关系”。俄方的花式赞美有“21世纪国家间高效协作的典范”“大国之间和谐与创造性合作的典范”。

  “典范”是共识,说明中俄都是真心自豪,认为他们的相处之道值得其他国家,特别是大国学习借鉴。

  西方向来见不得中俄关系好,但喜欢给中俄贴上“盟友”标签,还别有用心加上一些形容词,比如“威权联盟”“邪恶同盟”。

  众所周知,中俄没有结盟,西方的说法纯属无中生有。

  中俄两国元首3月21日签署并发表的联合声明说,中俄关系不是类似冷战时期的军事政治同盟,而是超越该种国家关系模式,具有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性质。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中俄关系越来越好,两国又同时被美国打压,是不是应该结盟呢?

  要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结盟的本质是什么,结盟的利弊又是什么。

  结盟是指两国或者更多国家建立长期紧密的军事政治关系,相互之间要承担一定的义务,比如在盟国受到威胁或者侵犯时要给予支持。本质来看,就是国家捆绑在一起,把你的敌人变成我的敌人,把我的敌人也变成你的敌人。

  一国跟他国结盟的好处是感觉自己有保护伞了,心里暂时踏实了,但要细想的话,其实是敌人更多了,而且因为敌人感觉更不安全了,敌人可能也会去找盟友,或者采取激烈反制措施。如果大家都去结盟的话,就会造成不同阵营对立对抗,冷战热战可能随之而来,天下就会大乱。

  北约这个军事同盟多年以俄罗斯为假想敌,抱团反俄,结果酿成冷战后欧洲大陆最大地缘政治冲突。

  目前来看,中俄不会结盟,简单说三点理由。

  理由一:不结盟是中国外交的核心原则之一。

  不结盟这三个字,现在看起来平平无奇,但要放在上世纪后半叶那个流行结盟的时代,那可是几代人经历了多少痛才得到的领悟。

  中国曾经有过结盟的历史,其中有过教训,这为中国外交后来转向不结盟埋下伏笔。上世纪60年代起风起云涌的不结盟运动,也为中国外交的大转型提供了启示。

  归根到底,不结盟是中国顺应时代变化做出的理智选择。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形成两大阵营,许多国家为求自保而结盟。随着冷战画上句号,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首要需求是广交朋友,在和平的环境中发展自己。中国外交顺势而为,提出了“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原则。

  在“三不”中,不结盟属于核心与前提,体现了独立自主,不依附于他人,也不屈从于他人。我们不只是跟俄罗斯不结盟,而是跟所有国家不结盟。

  理由二:中俄不结盟已经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2001年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是指导中俄关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份文件不长,不到3000字,其中闪烁的智慧光芒如今却是更加耀眼。

  条约颠覆了国家间不是结盟就是对抗的旧思维和旧模式,为中俄关系确立了“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性质,一锤定音,牢筑根基。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经中俄两国立法机构批准,具有法律效力。

  中俄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也多次强调不结盟。2016年6月,中俄在普京访华期间发表的联合声明说,“中俄关系不具有结盟性质,不针对第三国”。

  2021年6月,中俄就《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发表的联合声明说,中俄关系不是类似冷战时期的军事政治同盟,而是超越该种国家关系模式、不谋求权宜之计、不带意识形态色彩、全面考虑彼此利益、互不干涉内政、具有独立价值、不针对第三国的新型国际关系。

  理由三:结盟有违中俄初心,也不利于两国发展友好合作。

  中俄关系有其内在发展逻辑。中俄互为最大邻国,最朴素最直接的愿望就是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以此造福两国人民。

  在美国为了维护单极霸权而打压他国的当下,中俄还要携手推动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造福全世界人民。中俄越走越近有美国围堵打压的因素,但中俄发展关系不是为了反美,结盟有违彼此的初心。

  盟友关系做不到完全平等,看美国在盟友体系中的大哥地位就知道。中俄都是大国,双方都要成为多极世界中独立而强大的一极,都不能接受不平等的关系。

  结盟还会影响国家公信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影响力就难以做到灵活自如。试想,如果中俄已经结盟的话,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不可能保持中立,劝和促谈更是无从谈起。

(来源:“伍之管见”微信公众号)

相关新闻
视频丨习近平:两国关系远远超出双边范畴 对世界格局和人类前途命运至关重要

当地时间3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 习近平指出,这是我时隔3年多再次来到莫斯科,也是我连任中国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和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10年来,我同普京总统建立了密切关系,保持战略沟通,推动两国战略协作取得丰硕成果。 习近平强调,我同普京总统一道回顾了10年来两国关系发展的成果,一致认为,两国...

发展振兴道路上的同道人——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在俄罗斯引发热烈反响

3月20日,在赴莫斯科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报》和俄新社网站发表题为《踔厉前行,开启中俄友好合作、共同发展新篇章》的署名文章,在俄罗斯引发热烈反响。俄各界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是一次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必将推动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巩固,弘扬传统友谊,引领两国关系和各领域合作实现更大发展,更好造福两国...

擘画中俄关系发展愿景 为世界和平进步提供启迪

春日正好,万象更新。莫斯科街头冰雪消融,生机勃勃。“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的巨幅标语牌竖立在主要街道旁,俄罗斯各界人士欢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到访。   3月20日,在赴莫斯科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报》和俄新社网站发表题为《踔厉前行,开启中俄友好合作、共同发展新篇章》的署名文章。   文章引发俄罗斯和多国...

海报 | 习主席署名文章精辟论述中俄关系

3月20日,在赴莫斯科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报》和俄新社网站发表题为《踔厉前行,开启中俄友好合作、共同发展新篇章》的署名文章。 -END- 策划:倪四义 李俊 监制:冯俊扬 常爱玲 统筹:谢鹏 闫珺岩 韩墨 焦旭峰 文案:孙浩 韩梁 制图:赵丹阳 新...

天天学习|习近平“典”论中俄关系

|天天学习|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习近平主席于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继续当选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也是他自2013年以来第9次踏上俄罗斯的土地,必将在新形势下推动中俄关系实现更大发展。 关于中俄关系,早在10年前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