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际  >> 正文

36年后,阴影笼罩下的切尔诺贝利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每年的4月26日是“国际切尔诺贝利灾难纪念日”。当天,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及团队来到了这座核电站,对这里的辐射水平和运行状况进行了彻底评估。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曾因特大事故被世人关注。就在世纪劫难发生后的36年,俄乌冲突再度令切尔诺贝利笼罩在阴影下,频频登上媒体头条。

2月24日,俄罗斯开展在乌特别军事行动,冲突一度波及至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和周边地区。辐射值变化、安全维修工作进展、监测系统通讯情况受到全球媒体的密切关注 ,社交媒体上更是热度不减。

受到全球关注的原因,莫过于36年前的灾难实在惨痛。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突然爆炸,导致31人当场死亡,放射性云层覆盖了当时苏联的大部分地区,近840万人受到辐射,约35万人被迫离开被严重污染的家园 。

36年后,俄罗斯和乌克兰没有任何一方希望灾难再次降临。

3月31日,俄军撤离已控制了5周的切尔诺贝利隔离区,并以书面形式将核电站控制权移交乌方。4月10日,乌方进行了冲突以来第二次现场工作人员轮换,换下了连续值守数周的技术和警卫人员。

不过在这期间,双方围绕切尔诺贝利的舆论“攻防战”从未停止 。乌方指责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因供电线路受损,已完全断电,有引发核辐射泄漏的危险。俄方则表示俄军方和乌克兰专家正在联合监测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情况,当地辐射状态正常。

舆论战、信息战,阴影再次笼罩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上空。

在今年的“国际切尔诺贝利灾难纪念日”前夕,乌克兰民众点燃蜡烛、放置鲜花,悼念事故中的死难者。而在俄罗斯,各地都展开了纪念“清理者”的活动——这些人在灾后的数日至若干年间陆续进入禁区,为清理事故现场付出了极大代价。

纪念日当天,国际原子能机构主席格罗西也率团前往切尔诺贝利。他说,“在今天前往切尔诺贝利、回忆1986年的悲剧性事件令人情绪激动”。国际原子能机构将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支持。

格罗西一行在访问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时带去了专门的安全设备,还向在36年前发生的核泄漏事故中丧生的人致敬,并在纪念仪式上献了花圈。

如今,切尔诺贝利上空的阴云似乎已经散开,但俄乌冲突的阴影还要持续多久?还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来源:中国新闻网  张乃月

相关新闻
韩国宣布将向欧洲地区提供部分液化天然气储备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27日表示,韩国政府决定向因俄乌冲突而面临能源危机的欧洲地区提供政府储备的部分液化天然气(LNG)。   据报道,韩国产业部称,目前韩国国内液化天然气供应较稳定,因此政府决定在不影响国内供应和气价的前提下为欧洲提供部分储备。   报道称,就供应时间和数量等细节,产业部表示目前不宜透露相关信息。   报道还称,美国政府2...

焦点访谈丨俄乌冲突 谁是幕后黑手?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两个月时间。动荡的乌克兰局势,以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对俄制裁,不仅给相关国家,也给全球经贸、粮食、能源、金融、产业链、供应链造成巨大冲击。而就在这危机重重的时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却并不想让局势降温,反而不断递刀拱火。种种行径,让人不得不思考...

俄乌冲突未来还将在哪激战?

俄罗斯公开表示,在乌克兰战场的第二阶段作战行动目标是彻底“解放”顿巴斯地区,将顿巴斯地区、乌南部地区与克里米亚半岛联结起来,建设与俄境内相连的陆上通道。但到目前为止,俄军实际进展并不大,似乎暗示着未来还有几块“硬骨头”需要攻克。 乌克兰南部有哪些重要目标 俄罗斯卫星网26日称,俄空天军当天继续动用高精度武器对乌境内目标实施打击,截至当天,俄军...

美国是乌克兰危机的“幕后黑手”

“善于利用善良外衣掩盖自私的国家利益。”早在80年前,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哈利特·卡尔在其著作中这样描述美国等西方国家一贯的伪善。时至今日,美国依然在玩弄这种手段,俄乌冲突就是一个例子。   在乌克兰危机一步步演变恶化的过程中,美国从埋下火种到煽风点火,从火上浇油...

美国制裁让全球发展雪上加霜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4月22日,与世界银行谈判结束后,黎巴嫩正计划起草一项法律,用于接受世界银行1.5亿美元的紧急贷款以进口小麦。俄乌冲突爆发后,美西方加大对俄制裁力度,使粮食严重依赖对俄进口的黎巴嫩受到强烈冲击,本国小麦库存一度仅够维持最多一到一个半月。   黎巴嫩的遭遇并非个案。在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紧密相连的今天,美西方的制裁大棒正在殃及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