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如虎添翼、虎虎生威,勇敢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险阻,全力扫除新冠肺炎疫情阴霾,全力促进经济社会恢复发展,让希望的阳光照亮人类!”
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重要演讲,这是习近平主席今年出席的第一场重要多边外交活动。近半小时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把握历史大势,破解时代之问,提出了团结战胜疫情的正确方向、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治本之策、弥合发展鸿沟的现实路径、国家之间正确的相处之道,为国际社会注入强大信心,带来强劲力量。
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 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的演讲。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小船经不起风浪,巨舰才能顶住惊涛骇浪”
人们在位于上海的第四届进博会上参观(2021年1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场变局不限于一时一事、一国一域,而是深刻而宏阔的时代之变”“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
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掷地有声的话语,呼应着本次会议“世界形势”这一主题,生动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已有两年之久,目前疫情仍在延宕反复,矛盾与挑战更为凸显。如何战胜疫情?如何建设疫后世界?这是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也是大家必须回答的紧迫课题。
2022年1月1日拍摄的上海陆家嘴朝霞(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杨帆 摄)
面对时代之问,习近平主席给出中国方案——
携手合作,聚力战胜疫情;化解各类风险,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复苏;跨越发展鸿沟,重振全球发展事业;摒弃冷战思维,实现和平共处、互利共赢。
“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叠加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主席的四点主张既立足现实,又着眼未来,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维度给出了务实而富有远见的回答。”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徐秀军说。
2021年10月14日,工作人员在柬埔寨金边国际机场运输中国政府援助柬埔寨的科兴新冠疫苗。新华社发(批隆摄)
徐秀军说,习近平主席站在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高度思考当今世界挑战和未来世界走向,聚焦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为世界走出困难、战胜挑战指明方向。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是战胜疫情的唯一正确道路——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0亿剂疫苗,将再向非洲国家提供10亿剂疫苗,其中6亿剂为无偿援助,还将无偿向东盟国家提供1.5亿剂疫苗。
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习近平主席强调,世界各国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拆墙而不筑墙、开放而不隔绝、融合而不脱钩,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动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强大”。
2021年9月4日,在位于北京的国家会议中心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成就展上,观众参观中国轨道交通出口装备模型。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发展是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习近平主席承诺,中国愿同各方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全球发展倡议落地,努力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包容而不排他,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言必信,行必果。”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说,中国推动国际抗疫合作,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全球共同发展,推动和平共处、互利共赢,在人类面临危机的时刻,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