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随着新冠疫苗接种在全球积极展开,不少国家和地区纷纷调整其内部防疫具体措施,与此同时,为促进经济复苏及跨境旅行,“疫苗护照”话题被频频提起。以色列、新加坡等国近来发出推行“疫苗护照”的信号,欧盟本月将推出的“数字绿色通行证”立法建议更是引发关注甚至争议。3月8日,中国版“国际旅行健康证明”正式上线。《环球时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实现全球健康数据互通在技术上不是问题,但从疫苗效力到不同的防疫规定,再到隐私、伦理等考虑,打造全球通行的“疫苗护照”机制挑战很多。
欧盟“数字绿色通行证”争议多
“为恢复欧盟境内人员自由流动,欧盟委员会将在3月17日公布‘疫苗护照’提案。”欧盟负责内政事务的委员约翰逊12日晚对法新社等多家欧洲媒体表示,该举措目前只认可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的新冠疫苗。EMA目前批准的新冠疫苗为辉瑞、莫德纳、阿斯利康和强生,因此中俄疫苗暂不在欧盟“疫苗护照”认可范围之内。
据报道,欧盟“疫苗护照”将以数字形式在手机上呈现,记录与新冠有关的疫苗接种情况、染病史和检测结果等信息。欧洲新闻台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经济依赖旅游业的南欧国家都支持这一提议,但德国等国仍对“疫苗护照”的有效性持保留态度,并担心这样做会对无法接种或尚未接种疫苗的人构成歧视。
值得一提的是,法国航空从3月11日起就“数字健康通行证”测试一个月,目前仅涉及巴黎出发到海外省瓜德罗普岛和马提尼克岛的航班。想要获得法航的“数字健康通行证”,旅客需在合作化验室进行新冠核酸检测,并将结果上传至“AOK Pass”应用程序,若为阴性即可获得二维码。当天,法国国务秘书杰巴里表示,法航试用的这一“数字健康通行证”是未来“旅行通行证”的预演。
路透社称,虽然欧盟“疫苗护照”是其“数字绿色通行证”的通俗表述,但正式文件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直接使用“疫苗护照”一词。法国波尔多大学学者尤安·纳巴认为,无论是在欧盟还是在法国,都没有任何标准承认“疫苗护照”的说法,“把护照这一证明人的身份和国籍的司法概念与疫苗接种这一卫生概念相结合,有欠妥当。谨慎使用‘疫苗护照’,是为了避免引发不必要的司法争论”。
但争议依然很多。比利时外交大臣维尔梅斯表示,比利时不会将疫苗接种与欧洲的行动自由挂钩。尊重、非歧视性原则更加重要,因为疫苗不是强制性的,而且尚未普及。欧盟居民平均接种率还不到5%,疫苗接种存在严重的不平等,“疫苗护照”很可能导致局面更加混乱。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全球卫生政策助理教授克莱尔·温汉姆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由于欧洲普遍先给老年人接种疫苗,年轻人估计要等到今秋或更晚才能轮到,“疫苗护照”将会带来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的对立。更严重的是,“疫苗护照”在全球范围内加剧发达国家和贫穷国家的不平等,贫穷国家的人们将因为在未来很长时间内轮不到接种疫苗而无法旅行。
世界卫生组织也表示反对。该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主任汉斯·克卢格称,目前尚不确定接种新冠疫苗后的免疫力能维持多久,是否能阻止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这名比利时医学专家说,“我们理解各国政府面临的政治现实”,计划在今年夏季推出的这项计划“大概是不可避免的”,“但世卫组织不建议这么做”。
欧盟将其他国家普遍接种的疫苗排除在外也是一大争议。此前,有知情人士向美国彭博社透露,欧盟拟推出的疫苗接种证书将认可获部分国家紧急使用授权的中俄疫苗,但现在看并非如此。对此,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如果欧盟作出这样的决定,只能说太不合理,他会先问欧盟如何对待已接种中国疫苗的匈牙利总理。
有分析认为,尽管免疫效果、数据安全、疫苗分配不公等问题对推行“疫苗护照”构成阻碍,但从长远来看,“疫苗护照”在时机成熟时将成为现实。或许过不了多久,在机场登机或海关检查的时候,就会听到这样一句话:“请出示你的‘疫苗护照’。”
美媒担心美成为“不欢迎外国人的国家”
与欧盟相比,尽管在疫苗接种总量上居全球第一(3月12日的美国官方跟踪数据显示,美国已经接种了1亿多剂),美国对“疫苗护照”的态度却不积极,不过,美国国内的防疫措施调整比较频繁。
一周前,美国疾控中心(CDC)发布新指南称,已全面接种疫苗的人士可以在室内聚会,且不需要保持社交距离或戴口罩。他们也可探访未完成疫苗接种但风险低的单一家庭,比如接种疫苗的爷爷奶奶可以不保持社交距离地去看望属于低风险的儿子和孙子一家。但在公共场所如大型超市、公共汽车或其他交通工具上,都需要佩戴口罩。虽然有了新指南,CDC没有修改其旅行建议,而是继续建议美国人留在家中。
3月11日,纽约州州长科莫宣布,从4月1日起,从美国其他州或地区进入纽约的国内旅客将不再需要隔离,国际旅客例外。尽管有这样的新规,纽约州卫生官员仍建议该州居民在国内旅行后进行隔离,作为一项额外的预防措施。有趣的是,纽约市长白思豪当天晚上表示,纽约州政府在发布这份更新指南前没有征求纽约市政府的意见。“我对此有担忧,病毒从外部传入是整个疫情危机中最大和最棘手的因素之一,也是我们未来非常担心的事情。”他说。纽约市长的高级公共卫生顾问和纽约市医院负责人都认为,限制旅行是减少病毒传播的关键组成部分,就人口比例而言,目前疫苗的推广仍处于相当早期的阶段。
美国《福布斯》杂志称,由于美国疫情形势正在好转,各州也在加速接种新冠疫苗,美国国内旅行正在变得容易。从3月初开始,阿拉斯加和宾夕法尼亚州不再要求美国内旅行者在抵达前获得阴性检测结果和进行强制隔离。据《福布斯》统计,截至3月份,美国有31个州没有任何旅行限制,19个州采取了旅行限制措施。措施由每个州自行规定,各不相同。如华盛顿特区规定,从高风险州(每10万人中有10例以上病例)抵达华盛顿特区并到访超过24小时的人员,必须在抵达前72小时内获得新冠阴性检测证明。如果停留超过三天,则必须在抵达后三到五天再做一次检测。来自与特区接壤的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的旅客可以免除这一措施要求。
美国总统拜登11日在就职后的首场黄金时段电视讲话中说,他已经要求各州确保所有成年人在5月1日前有资格接种新冠疫苗,并期望7月4日美国人可以聚在一起庆祝“独立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对于欧盟和中国推进“疫苗护照”计划,拜登政府尚未说明疫苗接种是否会被纳入美国的旅行规定,CDC也未就此问题发布指南,称目前还没有公认的疫苗国际标准或疫苗接种文件。但彭博社评论称,鉴于多国正在考虑“疫苗护照”机制,美国如果不想成为一个不欢迎外国人的国家,也应该努力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