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北京又迎来一位“特殊”客人。
5月19日,巴西副总统汉密尔顿·莫朗抵达中国,开启为期6天的正式访问。
▲汉密尔顿·莫朗(法新社)
在当前国际大环境下,向来被视为美国“后院”的拉美国家高层领导人来华,自然立刻成为国际媒体报道焦点。
而莫朗出访前的一番表态,更是让他此次行程备受关注。
未启程先表态:对“一带一路”倡议饱含期待!
“我们对‘一带一路’倡议饱含期待,同时,我们也在静候中方关于这方面的一些建议。”
5月13日,就在出访中国前,莫朗在接受巴西环球电视台采访时开诚布公地表示。
俄罗斯塔斯社14日进一步介绍道,这位巴西副总统称,期待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希望在访华期间能够收到中方邀请。
“人未到,声先至”。莫朗一番对华积极表态,可谓给此次出访开了个好头。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15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也就莫朗的话做出回应:对巴西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持开放和欢迎态度。
“中方愿与巴方积极探讨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对接发展规划,促进互联互通,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耿爽称。
巴西副总统出访前的友好表态,中国外交部的肯定,中巴双方一来一去的互动之间,也让莫朗此行能否助力巴西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备受关注。
此前巴西国内媒体披露的访华行程也透露出些许关键信息:
除了向中国国家领导人转达巴西总统雅伊尔·博索纳罗有关加强双边战略关系的信函,莫朗还安排会见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并同中方高层领导人共同主持召开中巴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第五次会议……6天行程,多地奔波,此次莫朗访华的最大特点就是,安排事项几乎件件不离经济。
美国彭博社网站18日的报道指出,贸易谈判将主导莫朗的访华议程。
“莫朗将在访问期间会见中国领导人,以加强两个新兴市场大国之间的关系。”文章称。
▲彭博社报道截图
法新社则在18日的报道中介绍此行时表示,“汉密尔顿·莫朗前往中国寻找市场与投资”。
巴西《这就是》杂志则更加直白地表示,由于近年来巴西经济衰退、增长乏力,中国的投资成为巴西经济的“主要救星”。
莫朗访华被认为是中巴关系“风向标”
事实上,国内外如此关注莫朗此行,也和一段时间以来,中巴关系出现的“小插曲”有关。
今年年初,巴西总统博索纳罗甫一上任就高喊“巴西优先”口号,积极向美国靠拢,而其竞选期间对中国的多次批评,皆让外界一度猜测其领导下的巴西是否要“背对中国”。
这一背景下,也令外媒纷纷将莫朗此次中国行看做中巴关系“风向标”。
彭博社第一时间将莫朗访华与改善对华关系联系在一起,称此行旨在“修补”总统博索纳罗的此前言论造成的双边关系“损伤”。
报道还关注到了巴西总统对华态度的转变,称与竞选期间批评中国相比,博索纳罗就任总统后对华情绪有所缓和。
“莫朗的访问是为重启两国关系所做努力的一部分。”文章肯定道。
法新社则在18日报道中指出,莫朗的此行更像是一种平衡。
“我们与美国建立了联系……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务实地认识到中国对巴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报道援引莫朗的话称。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在17日的报道中同样看到了巴西副总统此行务实的一面。
“这是巴西极右翼党派政治家博索纳罗在2018年年末成功赢得总统大选后,其领导团队成员首次对中国的访问。”文章称。
报道援引专家的话称,此次访华将讨论巴西加入“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就意义非凡。这也说明,“巴西秉承实用主义与中国构建关系”。
而在社交网络上,巴西网友对此行的看好与期待,似乎也间接呼应了以上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