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未来会否深陷债务陷阱泥潭?”“中国政府将在罗兴亚难民问题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是前不久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举办的“中孟关系:预知未来”对话会后,来自孟加拉国的专家学者同《环球时报》记者交流时不约而同提到的“尖锐”问题。记者常驻南亚,尽管对孟加拉国的国情及近年来中孟两国间的合作有些了解,但这次交流期间他们对某些话题的强烈关注及表达出的“敏感”,还是让记者颇为意外、引人深思。这种“关切”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硬币的另一面”
位于南亚次大陆东部的孟加拉国,国土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人口1.6亿,单位面积人口密度堪称世界之最,生育率亚洲第一,识字率超过60%。从飞机上俯瞰,整个国家河流纵横、河网密布,故有“万河之国”之称。
这场研讨会由当地著名智库COSMOS主办,其母体是孟加拉国国内领先的能源和传媒企业。COSMOS集团主席伊纳亚图拉在研讨会开始前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孟加拉国高度重视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举办这场研讨会的初衷是希望为关注中孟关系未来的相关领域官员和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对话的平台。
研讨会的主持人伊夫特卡尔·艾哈麦德·乔杜里博士,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亚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孟加拉国前看守政府外交事务顾问。会上,包括乔杜里在内的与会专家均表示,维护中孟关系稳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中国发展良好关系是全体孟加拉国人的共识。不过,他们也开诚布公地表示,虽然中国投资有许多优点,为孟加拉国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但“孟加拉国必须小心‘硬币的另一面’”,即国家财政能否承受债务负担问题。
会后,《环球时报》记者和几名孟加拉国同行及学者进一步做了交流。在所谓“债务陷阱”问题上,与记者交流的几位孟国人士均乐于引用当地和西方媒体信源,认为根据他们的计算口径,中国对孟各类贷款和投资总和已超300亿美元,明确表示担心孟加拉国会像斯里兰卡一样,因“还不上欠中国的债务而把重要的战略性港口——汉班托塔港以99年的租期转给中国经营”。
“我们不知道中国相中了孟加拉国什么,而让中国大笔大笔的投资来到这里,请不要说‘是因为中孟友谊’这样的外交辞令。”默罕默德是孟加拉国《独立报》高级记者,他十分关注中孟双边问题,手机上甚至关注了《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的英文社交媒体账号。
“是否可以给我讲讲更多关于中国在汉班托塔港的事?很多人,特别是印度媒体都在议论,说那是中国在南亚利用债务陷阱获得的第一个战略资源,并且将不是最后一个,”默罕默德说,“很少有中国人愿意跟我们聊这些具体问题。”
或许是出于礼貌,孟加拉国布拉克大学的阿佛森·乔达里教授没有使用“债务陷阱”一词,而是用“超量债务”来代替。“据我所知,中国对孟加拉国的投资或许存在超量债务的情况。”他说。
一个刻意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