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叙利亚的哈马南部及霍姆斯,不少当地商人已经返回曾经的工业区和商业区,重新开设小型工厂和作坊,生产基建产品和饮料等消费品,不过,这些项目很少有外资参与。
从去年开始,叙利亚政府就通过多种方式提振外商对叙利亚的投资信心,希望外资协助叙利亚进行重建,比如:在去年8月,叙利亚恢复了因战乱而中断六年的“大马士革国际博览会”,成功吸引了43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今年6月,“大马士革国际花卉展”也在中断八年后重新举办,希望重振叙利亚的旅游业。
然而,尽管叙利亚政府作出种种努力,但重建工作依然面临许多难题。
首先是持续长达七年半的国内危机让560多万人逃离了叙利亚,目前虽然叙利亚国内局势有所好转,但返乡的难民人数却相当有限;再加上大部分适龄男性都在军队服役,造成叙利亚劳动力缺乏,有技术经验的人才更是稀缺,这势必导致重建的规模与速度受限。
其次是能源紧缺。因连年战火,包括电站、高压输电线等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市政能源供应依然不足,就连首都大马士革的不少商家都仍在使用柴油发电机自行发电;再加上叙利亚的油田主产区目前仍被库尔德人领导的“叙利亚民主军”控制,这意味着叙利亚的能源供应在一段时间内将继续短缺。
央视记者 徐德智:目前西方国家仍然在对叙利亚实施经济制裁,阻断了叙利亚从更广的地区引入外资的可能,这也使得很多想参与叙利亚重建的企业,囿于压力不得不采取观望的姿态。叙利亚政府多次发表声明,要求西方国家解除对叙利亚的单边制裁,但可以预见的是,在短期内,这样的制裁仍然将持续。而这也是叙利亚经济恢复与重建要面临的最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