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培拉可能觉得在这种环境下可以避免枪打出头鸟的风险,或许还可以获得一些回旋的余地,以防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努力失败。如果说“稳定”在政策方面有什么意义的话,指的就是这点。
然而,事实是,工党仍然坚持最初让我们走到这一步的一整套政策。虽然澳大利亚媒体现在焦急地期待外交裂痕修复的迹象,但就在几周前,新闻头条还在欢呼B-52轰炸机抵达北部地区。澳英美联盟已经让我们走上一条与美国不断深化军事融合的道路。当我们公开为了针对一个国家而武装自己时,呼吁与之建立“稳定”关系的意义何在?
一系列以中国是敌对的危险国家为前提的举措仍然存在。仅举两个例子,对中国投资的荒谬限制,以及对从事澳大利亚研究的中国学者实施签证禁令。
与含糊其辞的“稳定”相比,取消一些这种不利措施将给澳大利亚外交官一个更好的切入点来向中国表达不满。然而,悲哀的是,一些对华鹰派人士把任何的政策变化都描述为对北京做出的不可容忍的让步。
我并不是第一个指出这种言论的反常后果的人士:我们的政策视中国的态度而定。北京若是反对澳大利亚某项新举措,必定会促使我们强化该举措。这是我们需要摆脱的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