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聚焦  >> 正文

全国6个省份常住人口“逆势”增长,均为中西部省份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在2022年全国人口规模负增长的情况下,目前已有6个省份宣告常住人口“逆势”增长,澎湃新闻注意到,它们均为中西部省份。

日前,贵州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对外公布了《贵州省2022年经济运行情况》,消息称,2022年贵州人口总量有所增加,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持续提高。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8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114万人,占年末常住人口的比重为54.81%,比上年末提高0.48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42.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03‰;死亡人口28.2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1‰。

贵州省人口增长实现“由负转正”。之前发布的《贵州省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852万人,比2020年末减少6万人,其中,全年出生人口46.90万人,出生率为12.17‰;死亡人口27.70万人,死亡率为7.19‰;自然增长率为4.98‰。

引起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迁入),据澎湃新闻统计,2022年贵州自然增长人口约为14.3万人,2021年自然增长人口约19.2万人,这意味着,贵州省人口净流出规模在2022年大幅减少,由上一年的25.2 万人降至10.3万人。

近期,江西、甘肃、广西、重庆、青海等省份也已公布了2022年常住人口数据,其中,2022年末江西全省常住人口4527.9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58万人;2022年末甘肃全省常住人口249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万人;2022年末广西常住人口504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万人;2022年末重庆常住人口3213.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9万人;2022年末青海省常住人口5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万人。

上述5个实现人口总量增长的省份中,甘肃、重庆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0.04‰和-2.11‰,江西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仅为0.25‰,这意味着省际间的人口流入对当地常住人口增长起到了重要拉动。

例如,据第一财经统计,去年甘肃在人口自然增长方面,约为-0.1万人,按此计算,去年甘肃人口机械增长即新增流入人口约为2.1万人。而上一年(2021年),甘肃人口机械增长方面,为-14.53万,即新增流出人口14.53万人。去年江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5‰,按此计算约1.13万人。也就是说,去年江西在人口机械增长方面,新增流入人口9.45万人。去年重庆人口自然增长约为-6.8万,在人口机械增长方面,为新增流入人口7.7万人。

另外,去年广西人口出生率8.51‰,人口死亡率7.08‰,人口自然增长率1.43‰。也就是说,去年广西人口自然增长约为7.2万人。按此计算,去年广西人口机械增长即新增流入人口约为2.8万人。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对第一财经分析,去年沿海受疫情影响,人口外流的省份有部分人口回流,“回老家生活成本比较低。”在他看来,未来中西部地区发展机会增多,这些人可能留在当地就近就业,就近就业可以更好照顾家庭。广东省体改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一方面,去年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受疫情影响,有部分人返回老家。“毕竟老家的生活成本低一些。但这是短期行为还是长期态势,还有待观察。”

此外,华龙网报道解释道,近年来,重庆社会经济始终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本地就业机会进一步增多,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不断缩小,人口集聚能力不断强化,流出市外人口规模持续减少。与此同时,重庆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对人口的吸引力逐渐增强,市外流入人口不断增加。在流出市外人口和市外流入人口规模“一降一增”的共同作用下,重庆净流出人口规模继续保持逐年下降的趋势,人口净流出状况显著改善,“近者悦,远者来”的人口流动格局逐渐形成。2022年,虽然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1‰,但人口净流出规模较上年减少了7.7万人,促使全市人口规模保持增长。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曲燕告诉华龙网记者,从全国来看,受育龄妇女规模下降、生育意愿降低等因素影响,我国人口增长总体下降是大的趋势,但人口变化是结构性的,主要还是省际间人口流动造成的。目前,5省市中江西、广西、重庆都是传统劳务输出的大省,青海、甘肃也是劳务输出的主要地区。曲燕解释,就重庆而言,多因素交织叠加共同推动了人口流入。

首先,重庆城市承载力持续提升,对人口吸引力的增强,是人口正增长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品质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山城魅力更趋彰显,2015年以来,市外来渝人员年均增加10万左右,表明大量“新重庆人”来渝安居乐业。

其次,两群地区发展提速增强了对外出人口的拉力。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速、整体成势,带动“一区两群”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县城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加快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年县域经济增速同比达到12%,高于全市和市辖区平均增速,县城发展机会增多,致使农民工返乡就近就业创业意愿明显增强。

再次,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口回流。疫情突显了人口大规模钟摆式流动的不便,2022年沿海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先后发生疫情,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用工需求下降,外出农民工返乡回流增多也是常住人口增加的重要原因。

对此,曲燕建议,重庆应该抢抓人力资源集聚机遇,大力实施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安居工程,为推动回流人口市民化提供有力条件。(澎湃新闻)

相关新闻
离岛上的重症“排雷兵”

在位于平潭主岛西北部的海域上,有座叫“屿头”的离岛,坐落着10个建制村。岛上6000多常住人口里,多数是中老年人,他们守着老观念,习惯了“小病拖、大病磨”。 由于没有桥梁与大陆相连,居民外出全靠轮渡。这意味着,一旦出现重症,患者得先乘船、后乘车,前后辗转1个多小时才能到位于城关的三甲医院就诊。 岁末年初,疫情和寒潮“双向”施压。让岛上居民“保健康、...

105个城市城区人口超百万 大城市“俱乐部”有哪些成员

看看大城市“俱乐部”有哪些成员   中国有多少“大城市”?哪些城市刚刚加入这一行列、又有哪些城市即将跨入?   近日,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以下简称《分县资料》),为中国新型城镇化亮出了一份“进度表”。《分县资料》显示,按照现行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全国共有105个大城市。   105个城市城区人口超百万...

2021年福建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9.7%

9月28日,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住建厅专场举行,发布了近十年来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的发展情况和取得的成就。 突出宜居建设 坚持改善人民住房条件 近十年来,省住建厅突出宜居建设,坚持改善人民住房条件。围绕“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的目标,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房、棚改安置住房100多万套,为近300万...

厦门常住人口年人均快递使用量112件

台海网6月21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记者从厦门市邮政管理局获悉,2021年厦门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日前发布。数据显示,去年厦门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完成91.38亿元,同比增长40.76%。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完成90.49亿元,同比增长13.24%。   快递业务收入增长21.32%   2021年,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累计完成10297.02万件,同比增...

28省份常住人口:广东连续15年总量第一,15省份减少

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人口数据后,各地也陆续发布了当地数据。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公开数据发现,截至目前,已经有28个省份发布了2021年的人口数据。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广东常住人口达12684万人;浙江人口增量达72万人,位居第一,有15个省份的人口出现减少。在出生人口方面,广东连续四年成为第一生育大省,河南出生人口位居全国第二。仅有2省人口出生率超过1%(即...